简答题:被告人刘某(男,38岁)伙同陈某(男,40岁)自2003年至2005年先后5次从安徽等地以帮助找工作为名,将王某、马某、

  • 题目分类:四卷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被告人刘某(男,38岁)伙同陈某(男,40岁)自2003年至2005年先后5次从安徽等地以帮助找工作为名,将王某、马某、郑某等13名妇女拐卖到山东,以5000元、4000元不等价格卖与当地农民为妻,刘、陈二人从中计获赃款6万余元。后来案发,刘某、陈某被抓获归案。刘某之父为其申请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决定刘某之父需交纳3万元保证金,并提供保证人。为防止刘某擅自逃离,公安机关又作出决定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并告知刘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其聘请的律师李某。
A县人民法院于2010年年底开庭审理了此案,以拐卖妇女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10年,陈某有期徒刑8年。在上诉、抗诉期限内,被告人刘某提出上诉,陈某未提出上诉,A县人民检察院不服法院针对刘某的判决,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但没有明确的理由。2010年12月,二审人民法院对案件全面审查后,认为被告人刘某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决定不开庭审理。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犯罪情节恶劣、影响极坏,判处其10年有期徒刑确实太轻,但根据上诉不加刑原则,二审人民法院只好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2011年省人民检察院发现刘某、陈某拐卖妇女一案的判决确有错误,依法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省高级人民法院审査认为,刘某一案案情简单,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只是量刑不当,于是指令原二审人民法院再审。再审法院原合议庭对刘某一案再次开庭审理,最后以拐卖妇女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15年。
【问题】
 1.公安机关采取的强制措施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为什么?(3分)
 2.A县人民检察院在提出抗诉过程中有哪些做法不当,为什么?(2分)
 3.刘某应如何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应做如何处理?(6分)
 4.本案审判中,二审人民法院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请说明理由。(6分)
 5.本案中,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做法有何不当之处,为什么?(3分)
 6.若刘某对再审判决仍不服,是否可以上诉?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学习,请勿对照自行用药等】
答案解析:

事实一:2021年9月,甲(21周岁)与乙(13周岁)共谋伤害仇人丙。甲用木棍猛击丙的大腿,乙则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刺中丙的

事实一:2021年9月,甲(21周岁)与乙(13周岁)共谋伤害仇人丙。甲用木棍猛击丙的大腿,乙则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刺中丙的心脏。丙最终因失血过多而死亡。甲在掩埋丙

查看答案

孟某原为印刷厂工人,后辞职从事个体经营。2007年年底,孟某发现某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材在市场上畅销,遂起意盗印此

孟某原为印刷厂工人,后辞职从事个体经营。2007年年底,孟某发现某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材在市场上畅销,遂起意盗印此类图书谋取非法利益。后来,孟某从他人处得

查看答案

事实一:2013年7月某日,马某(1996年3月出生)和好友孙某(1997年9月出生)于李某烧烤店小聚,席间共谋入户抢劫

事实一:2013年7月某日,马某(1996年3月出生)和好友孙某(1997年9月出生)于李某烧烤店小聚,席间共谋入户抢劫。孙某因醉酒后不省人事,马某只好一人前往

查看答案

李某,男,1977年3月18日出生。2009年6月12日,因非法集资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在刑罚执行期间,李某悔罪态度明显,

李某,男,1977年3月18日出生。2009年6月12日,因非法集资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在刑罚执行期间,李某悔罪态度明显,认真遵守监狱各项规定,积极学习政治、文化

查看答案

甲(23岁)2006年3月因参加恐怖组织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在一家保险公司任职。2012年2月,由于缺钱,甲

甲(23岁)2006年3月因参加恐怖组织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在一家保险公司任职。2012年2月,由于缺钱,甲编造了虚假的事故,利用自己工作之便骗取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