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社区矫正对象小王,男,35岁,因为经济犯罪服刑15年,出狱以后来到社区居委会进行登记,并询问社区能否为他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在了解其情况以后,发现他存在诸多问题:由于长期在监狱里服刑,小王与社会严重脱节,不敢与人交往,也不愿意参与任何社区活动;入狱以后,妻子就与其离婚,带着儿子去了外地,至今没有任何消息;面对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小王产生了严重的心理焦虑,并且表现出了抑郁症的前兆;同时,小王也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找工作过程中也遭到了各种歧视。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中找到了小刘,小刘也曾经因为经济犯罪入狱服刑,出狱后自己积极调适,并成功地度过了困难时期,已成为一家公司的老板。社会工作者希望通过小刘,采取同伴教育的方法来进一步帮助小王,因此安排了小王与小刘的会面。小王在听到小刘的各种遭遇和经历以后表示深有感触,与小刘交谈非常顺利。
经过几次会谈与交流以后,小王的心态趋于平稳,并开始积极调整自己的生活。小刘也不定期地到小王家中与其沟通,为小王的改变积极努力。
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社会工作者采用同伴教育的优势。
2.结合案例,说明社会工作者在评估小王的需求时应该收集哪些材料。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