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往往以梅为意象抒发思想感情。教师让学生举出例句,下列不合适的是()。

  • 题目分类:教师资格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往往以梅为意象抒发思想感情。教师让学生举出例句,下列不合适的是()。

A.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学习,请勿对照自行用药等】
答案解析: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占文中年龄的称谓的诗句,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占文中年龄的称谓的诗句,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

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查看答案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体会,下列对语文课程评价根本目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体会,下列对语文课程评价根本目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

学习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后,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表现“磨难促人成长”主题的文学作品,下列适合的是( ),

学习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后,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表现“磨难促人成长”主题的文学作品,下列适合的是( ),

查看答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