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题库问题◆】:[问答题] 怎样正确理解“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必然引起价值量的变化”这段话。
(2)【◆题库问题◆】:[问答题] 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
(3)【◆题库问题◆】:[问答题] 某企业原预付资本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月工资为50元。本月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19:1,同时这个企业还按19:1的资本有机构成追加40万元的资本。在不追加资本的情况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有多少工人被排挤出该企业?
(4)【◆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述劳动二重性的对立统一,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如何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有何特点?
(6)【◆题库问题◆】:[多选]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A.主要采取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
B.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C.可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D.仅仅包括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E.可以采取股份制 (7)【◆题库问题◆】:[单选]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取得的形态是()
A.超额剩余价值
B.利润
C.资本
D.平均利润 (8)【◆题库问题◆】:[多选] 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结底,要以()为标准。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E.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定 (9)【◆题库问题◆】:[多选] 资本主义工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名义工资
D.实际工资
E.奖金 (10)【◆题库问题◆】:[多选] 劳动之所以不能成为商品的理由有()。
A.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的价值也应由劳动决定。这是同义反复
B.劳动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它不能够独立存在,所以工人不可能将它在劳动市场上与资本家相交换,从而不可能成为商品
C.如果劳动是商品,根据价值规律必须进行等价交换,这不符合剩余价值规律
D.如果劳动是商品,根据剩余价值规律,资本家要实现利润,就要进行不等价交换。这不符合价值规律
E.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它是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后才存在的。如果劳动是商品,就等于说雇佣工人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商品。这是不合理的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