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

  • 题目分类:考研政治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o.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基层干部本领明显提高。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3月7日)
材料2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
经过长期持续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七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成就,足以载人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摘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1)如何理解中国在脱贫攻坚上取得的成就“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2)为什么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即将到来的2017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建成小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即将到来的2017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

查看答案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文明建设,是指(  )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文明建设,是指(  )A.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敬畏自然

查看答案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是指(  )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是指(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 C.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中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下列对“落后的社会生产”理解正确的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下列对“落后的社会生产”理解正确的是(  )A.落后的社会生产是主要矛盾的主要

查看答案

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