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矿区拟新建12万t/a的煤田,井田以风沙地型为主。西高东低,相对高差20m。地表典型植被为沙生植物群落,植被覆盖率为25%;区域为半干旱温带高原大陆性气候,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矿井服务年限35年,开采侏罗纪中缓的9个煤层,总厚度平均约30m。开采方式为井工开采。矿井以3个水平分6个采区,逐次开拓全井田,开采煤层平均含硫0.05%,配套建设选煤厂。矸石产生量为1.2×108t/a,属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拟排人矿区现有排矸场。该排矸场位于井田南边界外一条东西走向的荒沟内,该荒沟附近有一村庄,现有居民25户。
井田内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砂砾层潜水,潜水位进填深2~5m,煤炭开采不会导通地表第四系砂砾层潜水。预计煤矿井开采地表沉陷稳定后下沉值平均为20m。
项目建设期为26个月,建设期主要施工废水包括井下排出的少量井下涌水、砂石料系统冲洗废水,混凝土拌合系统冲洗废水、机械车辆维护冲洗废水。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列出沙生植被样方调查的主要内容。
2.简要分析地表沉陷稳定后地貌的变化趋势,给出因地表形沉陷导致的主要生态影响。
3.排矸场现状调查时,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4.给出建设期主要施工废水处理措施。
5. 确定本工程生态影响评价范围。
6.排矸场所在荒沟附近的25户居民,是否需要搬迁?
7.对位于荒沟内的既有排矸场,应调查哪些水土保持措施?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