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物质的量”的内容标准: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某版本教材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物质的量”的部分内容:
三、物质的量浓度
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到溶液,因此要用到表示浓度的物理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这样一个物理量,它是以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关系的。但是,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取用溶液时,一般不是称量它的质量,而是量取它的体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是由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所决定的。如果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对于计算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是非常便利的,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1.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也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

物质的量浓度常用的单位为mol/L(或mol·L-1)。如果1 L溶液中含有1 mol溶质,这种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 mol/L。

我们知道了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以及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来表示浓度,就可以在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了。
【例题2】配制500 mL 0.1 mol/L 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可以先通过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根据nB=cB·V,求得NaOH的物质的量。然后通过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根据m=n·M,求得NaOH的质量。
【解】500 mL 0.1 mol/L 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
n(NaOH)=c(NaOH)·V(NaOH)
=0.1 mol/L×0.5 L
=0.05 mol
0.05 mol NaOH的质量为:
m(NaOH)=n(NaOH)·M(NaOH)
=0.05 mol×40 g/mol
=2 g
答:需要NaOH的质量是2 g。
材料三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物质及其变化”“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等知识。
请完成材料二所示内容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要求:
(1)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5分)
(2)完成“物质的量浓度”的教学设计过程。(25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