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

  • 题目分类:教师资格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①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②当F=5/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③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④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中,正确的选项为()。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学习,请勿对照自行用药等】
答案解析:

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ΔABC,∠A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

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ΔABC,∠A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下面是某高中物理教材“曲线的运动”一节的基本实验“观察红蜡块的运动”。将一端封闭、长约1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的小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下面是某高中物理教材“曲线的运动”一节的基本实验“观察红蜡块的运动”。将一端封闭、长约1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的小圆柱体R。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橡皮胶塞塞紧(

查看答案

如图3所示,一物体分别从光滑的圆弧轨道和直轨道的上端P点自由下滑到Q点,关于两次下滑到Q点时的动能和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如图3所示,一物体分别从光滑的圆弧轨道和直轨道的上端P点自由下滑到Q点,关于两次下滑到Q点时的动能和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长为2.4m。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开始自由下滑,当v0=2m/s时,经过0.8s后小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长为2.4m。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开始自由下滑,当v0=2m/s时,经过0.8s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多次改变v0的大小,记录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将一条形磁铁沿闭合线圈中心轴线以不同速度匀速穿过线圈,第一次所用时间为t1第二次所用时间为t2则( )。

如图所示,将一条形磁铁沿闭合线圈中心轴线以不同速度匀速穿过线圈,第一次所用时间为t1第二次所用时间为t2则(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