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因城市建设需要,某县级市拟迁建位于该市域内的1座GNSS B级点、2座二等水准点。现委托某测绘单位完成此项工作,包括点位选建、外业观测及内业数据处理等。
1.地理环境及控制网情况:市域地理环境较复杂,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65%,该市及周边均匀分布有2个国家基准站、4个省级基准站和1条一等水准路线。
2.点位选建:国家控制点破坏以后,原则上在原控制点附近就近埋设新的控制点,新点位置需实地踏勘确定。勘选的GNSS B级点为GNSS水准共用点,待选位置有3处,其周边环境测试结果见表2,表中MP1,MP2分别为L1、12载波的多路径效应,P为数据有效率。
选建国家二等水准点2座,点名分别为Ⅱ测东22基,Ⅱ测东23。
3.外业观测:新建的GNSS点及周围控制点分布如图2所示。
对新建GNSS点采用静态观测模式,共观测3个时段,时长为23.5小时,并联测周边国家控制点;新建三个点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联测到国家一等水准点。
4.数据处理:
(1)GNSS数据处理分三个步骤进行,包括数据准备、基线解算和平差计算,最终求得新建CNSS点的坐标。
(2)水准数据处理分三个步骤进行,包括数据整理、高差各项改正计算和平差计算,最终求得新建水准点的高程。
问题:
1.新建水准点应该埋设什么类型标石?
2.表2中P1、P2、P3哪个位置最适合国家GNSS B级点建址?说明理由。
3.简述007点坐标解算中数据准备的内容和基线解算的流程。
4.在进行GNSS网平差时,图2中哪个基准站最适合作为检核条件?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