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一、考题回顾1.题目:人口的迁移2.内容: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

  • 题目分类:66题库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一、考题回顾
1.题目:人口的迁移
2.内容: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例如15—16世纪,欧洲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引发了7000多万欧洲人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这些人口迁移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西欧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移民;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大量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西欧。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人员。
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我国古代的人口迁移,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博,由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人民难以维持安居乐业,不得不背井离乡大批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的变化。


读图思考: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比,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什么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和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动
(1)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2)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教学中要有学生参与的环节。
(3)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
(4)讲清楚人口迁移的影响。
答辩题目
1.新中国以后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中要求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谈谈如何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一位学生家长气愤地来到办公室,指责你太过严厉。此时,你会如何处理?

一位学生家长气愤地来到办公室,指责你太过严厉。此时,你会如何处理?

查看答案

1.题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2.内容3.基本要求:(1)教学过程须有提问环节,并作出适当提问i照(2)配合板图进

1.题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2.内容3.基本要求:(1)教学过程须有提问环节,并作出适当提问i照(2)配合板图进行讲解;(3)试讲时间约为10分

查看答案

1.题目:九年级《日出●印象》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通过演示或板书,教会学生运用正

1.题目:九年级《日出●印象》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通过演示或板书,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鉴赏方法鉴赏《日出●印象》;

查看答案

小学音乐《月亮月光光》【基本要求】1、试讲10分钟之内完成2、需要有互动环节3、有适当板书

小学音乐《月亮月光光》【基本要求】1、试讲10分钟之内完成2、需要有互动环节3、有适当板书

查看答案

1.题目:高中《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了解人工智能概念以及研究

1.题目:高中《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了解人工智能概念以及研究领域(3)师生活动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