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东、中、西部发展差异》试讲
1.题目: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2.内容:
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突出。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中、西部地带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基础等方面的原因,总体发展水平还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带。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产业结构差异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这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东部地带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但在中、西部地带,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就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大致上具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东部地带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地带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地带则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带工业化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带则相对落后。东部地带工业产值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带。近年来,东、中、西部地带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约为66%、25%和9%。在东部地带,外
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蓬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带,仍然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带远高于中、西部地带。2000年,东、中、西部地带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0.9%、36.4%、28.3%。东部地带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要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带的同类城市。从城市分布密
度来看,2002年,东部地带平均每百万平方千米设市城市221个,而中部地带为86个,西部地带仅23个。
小城镇建设的状况也是如此。2002年全国拥有20601个建制镇,其中东部地带占45.1%,中部地带占30.6%,西部地带占24.3%。城市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从沿海到沿长江、陇海一兰新线,再到沿边境的全方位开放开发战略,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东、中、西部地带出现了明显的对外开放差异。东部地带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带对外开放的程度相对较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尤其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经贸合作。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分析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
(3)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答辩题目
1.说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
2.请结合现实生活事例谈谈开展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学习,请勿对照自行用药等】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