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有效的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查看答案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不管是有限公司还是股份公司监事会成员中都应该有职工代表监事 B.股份公司的非职工代表监事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C.国

查看答案

有限合伙人不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  )

有限合伙人不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  )

查看答案

契税的计税依据按土地、房屋交易的不同情况确定(  )。

契税的计税依据按土地、房屋交易的不同情况确定(   )。A.以竞价方式出让的,其契税计税依据价格,一般应确定为竞价的成交价格 B.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其计

查看答案

关于商业秘密,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商业秘密,说法正确的是(  )A.不为任何人知悉 B.不能为权利人带来直接经济利益 C.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D.实质是对劳

查看答案

机体调节酸碱平衡最迅速的一条途径是( )

机体调节酸碱平衡最迅速的一条途径是( )A.肾脏的调节 B.血液缓冲系统 C.肺脏的调节 D.神经一内分泌调节 E.细胞外离子交换

查看答案

AIA合同文件的计价方式主要有( )。

AIA合同文件的计价方式主要有( )。A.总价 B.可调总价 C.单价 D.成本补偿 E.最高限定价格法

查看答案

甲、乙公司属于同一企业集团内的两家子公司。2012年2月26日,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4000万元、公允价值为3800万元的

甲、乙公司属于同一企业集团内的两家子公司。2012年2月26日,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4000万元、公允价值为3800万元的生产线作为对价,自最终控制方手中取得乙公

查看答案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哲学的基本问题 D.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查看答案

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

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 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 D.

查看答案

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多少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

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多少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A.20 B.30 C.15 D.45

查看答案

下列法律中,属于社会法的是( )。

下列法律中,属于社会法的是( )。A.劳动法 B.建筑法 C.城乡规划法 D.行政复议法

查看答案

某一购销合同约定交货日期为2007年7月1日,供货方甲因材料商乙迟延供料耽搁了加工周期,于2007年7月5日向买受人丙送

某一购销合同约定交货日期为2007年7月1日,供货方甲因材料商乙迟延供料耽搁了加工周期,于2007年7月5日向买受人丙送货,途中恰遇洪水,货物尽损,则该批货物的

查看答案

某公司借款偿还第4年出现盈余,盈余当年应偿还的借款额为6万元,盈余当年可用于还款的余额为30万元,则其借款偿还期为( )

某公司借款偿还第4年出现盈余,盈余当年应偿还的借款额为6万元,盈余当年可用于还款的余额为30万元,则其借款偿还期为( )。A.3.2年 B.4.2年 C.3.8

查看答案

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是( )。

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是( )。A.股东大会 B.股东会 C.董事会 D.监事会

查看答案

证券的( )越大,利率的变化对该证券价格的影响也越大,因此风险也越大。

证券的( )越大,利率的变化对该证券价格的影响也越大,因此风险也越大。A.久期 B.敞口 C.现值 D.缺口

查看答案

用排列图方法进行状况描述的特点( )。

用排列图方法进行状况描述的特点( )。A.烦琐 B.不易看清 C.直观 D.主次分明 E.编制困难

查看答案

在没有法律和合同根据的情况下,损害他人利益而获得自身利益的行为称为( )。

在没有法律和合同根据的情况下,损害他人利益而获得自身利益的行为称为( )。A.不当得利 B.不当行为 C.侵权 D.债

查看答案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earlier card i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earlier card is true?A.Its owner can

查看答案

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是:()

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是:()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反射性反应消失 D.体温逐渐下降,接近室温 E.呼吸衰竭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