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内容标准为

  • 题目分类:高中物理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内容标准为: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会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材料二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关于“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一节的部
分教学内容。
实验原理有多种方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介绍如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条件选用。
●图2.10—1中,电源电动势E、内电阻r,与路端电压U、电流I的关系可以写成E=U+Ir①。

如果能测出U、I的两组数据,就可以列出两个关于E、r的方程,于是能够从中解出E和r。因此,用电压表、电流表加上一个可以改变的电阻,就能测定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①式也可以写成E=IR+Ir②。
如果能得到,、R的两组数据(图2.10—2),也可以得到关于E和r的两个方程,于是能够从中解出E和r。这样,用电流表、电阻箱也可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①式还可以写成③。
如果能得到U、R的两组数据(图2.10—3),同样能通过解方程组求出E和r。这样,除了以上两个方法外,还可以用电压表、电阻箱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知识。
任务:
(1)简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24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案例:高中物理“摩擦力”一课,张老师希望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认识摩擦力。下面是张老师上课中的一段实录。张老师:同学们,我们

案例:高中物理“摩擦力”一课,张老师希望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认识摩擦力。下面是张老师上课中的一段实录。张老师:同学们,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学习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经B到状态C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经B到状态C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pA>pB A.pA>pB B.pc<pB B.pC<pB C.VA<VB C.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N和Q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核最近,Q

如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N和Q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则()。 A.α粒子在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段的距离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段的距离之比为()。 A.1:1 B.1:2 C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

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