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德评价,错误的是A.医德评价的主体有两种:他人和自己 B.进行医德评价的标准依据每个人不同而不同 C.医德评价是医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医务人员行为的中介和桥
下列有关mRNA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A. 代谢活跃 B. 分子大小不一 C. 其5’末端可有“帽”,3’末端可有“加 polyA” D. 通常易被碱水解 E.
下列有关mRNA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A. 代谢活跃 B. 分子大小不一 C. 其5’末端可有“帽”,3’末端可有“加 polyA” D. 通常易被碱水解 E.
患者男,55岁,主诉左下后牙嵌塞食物,有时遇冷热刺激敏感。查见深龋,去腐后未见穿髓,拟行远中洞充填,修复时邻面部分应设计的主要固位形是A.侧壁固位 B.牙本质钉
患者男,55岁,主诉左下后牙嵌塞食物,有时遇冷热刺激敏感。查见深龋,去腐后未见穿髓,拟行远中洞充填,修复时邻面部分应设计的主要固位形是A.侧壁固位 B.牙本质钉
松弛胆道括约肌的庆大霉素宜联用的是A.枳实 B.厚朴 C.丹参 D.木香 E.香附
松弛胆道括约肌的庆大霉素宜联用的是A.枳实 B.厚朴 C.丹参 D.木香 E.香附
下列属于瘀血致病特点的是A.刺痛 B.肿块 C.出血并伴血块 D.肌肤甲错 E.脉细涩或结代
下列属于瘀血致病特点的是A.刺痛 B.肿块 C.出血并伴血块 D.肌肤甲错 E.脉细涩或结代
满面通红最多见于A.虚热证 B.阴虚证 C.实热证 D.戴阳证 E.气虚发热证
满面通红最多见于A.虚热证 B.阴虚证 C.实热证 D.戴阳证 E.气虚发热证
下列医学指标中,评价肾功能的可靠项目是( )。A.尿胆原 B.尿胆红素 C.尿液肌酐 D.内生肌酣清除率 E.血液酸碱度
下列医学指标中,评价肾功能的可靠项目是( )。A.尿胆原 B.尿胆红素 C.尿液肌酐 D.内生肌酣清除率 E.血液酸碱度
属妊娠慎用药的有A.冠心苏合丸 B.防风通圣丸 C.当归龙荟丸 D.黄连上清丸 E.麻仁润肠丸
属妊娠慎用药的有A.冠心苏合丸 B.防风通圣丸 C.当归龙荟丸 D.黄连上清丸 E.麻仁润肠丸
测定血红蛋白减少是A.体内有坏死组织 B.血液凝固异常 C.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D.在免疫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E.吞噬和杀灭病毒、疟原虫等
测定血红蛋白减少是A.体内有坏死组织 B.血液凝固异常 C.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D.在免疫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E.吞噬和杀灭病毒、疟原虫等
天王补心丸的功能是A.养心安神 B.养血安神 C.补心安神 D.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E.疏肝解郁,安神定志
天王补心丸的功能是A.养心安神 B.养血安神 C.补心安神 D.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E.疏肝解郁,安神定志
肾脏的功能主要是A.排泄 B.调节 C.内分泌 D.解毒 E.消化
肾脏的功能主要是A.排泄 B.调节 C.内分泌 D.解毒 E.消化
天麻丸不宜联用的是A.川贝枇杷露 B.通宣理肺丸 C.蛇胆川贝液 D.清肺抑火丸 E.二母宁嗷丸
天麻丸不宜联用的是A.川贝枇杷露 B.通宣理肺丸 C.蛇胆川贝液 D.清肺抑火丸 E.二母宁嗷丸
以上属于证名的是A.肝肾阴虚 B.疏泄失职 C.面色萎黄 D.腰膝酸软 E.妊娠恶胆
以上属于证名的是A.肝肾阴虚 B.疏泄失职 C.面色萎黄 D.腰膝酸软 E.妊娠恶胆
新生儿白细胞计数为A.(15.0~20.0)×109/L B.(3.5~10.0)×109/L C.(4.0~10.0)×109/L D.(4.0~5.5)×1
新生儿白细胞计数为A.(15.0~20.0)×109/L B.(3.5~10.0)×109/L C.(4.0~10.0)×109/L D.(4.0~5.5)×1
热邪亢盛患者常见的舌象有A.舌体胖大而色淡 B.舌体瘦薄而色淡 C.舌体瘦薄而色红 D.齿痕舌 E.芒刺舌
热邪亢盛患者常见的舌象有A.舌体胖大而色淡 B.舌体瘦薄而色淡 C.舌体瘦薄而色红 D.齿痕舌 E.芒刺舌
五元学说:即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五元学说认为,五元各自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功能。五元之间有相克相生关系。根据五元学说,土元与水元之间的关系是A.相生 B
五元学说:即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五元学说认为,五元各自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功能。五元之间有相克相生关系。根据五元学说,土元与水元之间的关系是A.相生 B
为防止灰尘污染,不宜放在一般药斗内的药是A.血竭末B.牛黄C.罂粟壳D.阿魏E.龟甲
为防止灰尘污染,不宜放在一般药斗内的药是A.血竭末B.牛黄C.罂粟壳D.阿魏E.龟甲
有配伍禁忌的药组是A.健脾丸与良附丸B.天麻丸与大活络丸C.尪痹颗粒与川贝枇杷露D.牛黄解毒丸与柏子养心丸E.妇血康颗粒与益母草颗粒
有配伍禁忌的药组是A.健脾丸与良附丸B.天麻丸与大活络丸C.尪痹颗粒与川贝枇杷露D.牛黄解毒丸与柏子养心丸E.妇血康颗粒与益母草颗粒
主要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或结肠癌、阿米巴痢疾等的是A.冻状便B.乳凝块便C.脓血便D.白陶土便E.细条便
主要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或结肠癌、阿米巴痢疾等的是A.冻状便B.乳凝块便C.脓血便D.白陶土便E.细条便
阴邪盛而导致的实寒证,其治疗方法是A:实者泻之 B:虚者补之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阴病治阳
阴邪盛而导致的实寒证,其治疗方法是A:实者泻之 B:虚者补之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阴病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