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1.题目:黄河及其治理 2.内容: 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现在看来,这“天上”当是指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黄河从这里发

  • 题目分类:教师资格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1.题目:黄河及其治理

2.内容:

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现在看来,这“天上”当是指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许多支流,流入渤海。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图2.41)。

黄河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年径流量只有60多亿立方米,约为长江的1/15,而且70%~80%集中在夏秋季。与长江相比,黄河的含沙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到了下游,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早在两千年前,宁夏平原的人们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现在黄河两岸修建了许多引黄工程,提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已陆续建成了多座大型的水电站,促进了流域的经济发展。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地理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上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图2.42),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形象地反映了黄河中下游河段含沙量之大。

幼儿中小学面试,历年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地理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成为“地上河”。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决堤改道,形成方圆25万平方千米的泛滥区(图2.43),每遇洪灾,民不聊生。

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半个多世纪以来,黄河安全度过多次大的洪峰,避免了洪水的灾害。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讲清楚黄河的忧患和治理措施。

(4)配合教学内容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请简单介绍黄河出现的凌汛和地上河现象。

2.你认为地理教学中展示相关视频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聚落与自然环境》

初中地理《聚落与自然环境》

查看答案

女性,28岁,孕5个月,第一胎,近几周自觉腹部增长较快,前来检查。

女性,28岁,孕5个月,第一胎,近几周自觉腹部增长较快,前来检查。

查看答案

女,48岁,已婚。月经紊乱1年,阴道少量流血20余天就诊。妇检,宫颈重度糜烂,子宫稍大,双附件无异常。

女,48岁,已婚。月经紊乱1年,阴道少量流血20余天就诊。妇检,宫颈重度糜烂,子宫稍大,双附件无异常。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