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两条相交的直线 B.两条异面直线 C.两条平行但不重合的直线 D.两条重合的直线


A.两条相交的直线
B.两条异面直线
C.两条平行但不重合的直线
D.两条重合的直线

查看答案

A.发散 B.条件收敛 C.绝对收敛 D.收敛性与λ有关

A.发散
B.条件收敛
C.绝对收敛
D.收敛性与λ有关

查看答案

A.20~10年 B.50~20年 C.不小于50年 D.100~50年

A.20~10年
B.50~20年
C.不小于50年
D.100~50年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蓄涝区设计水位说法正确的有( )。A.对水面开阔、风浪较高的蓄涝区,在确定正常蓄水位时,应考虑堤坝有足够的超高。 B.处于涝区低洼处、比较分散又无闸门控制的蓄涝区,其正常蓄水位一般低于附近地面0.2~0.4m。 C.死水位除考虑综合利用要求外,一般在死水位以下应保留0.8~1.0m的水深,以满足水产、养殖或航运的要求。 D.在可能产生次生盐碱化的地区,采用蓄涝措施应十分慎重,死水位应控制在地下水临界深度以下0.1~0.3m。

下列关于蓄涝区设计水位说法正确的有(  )。A.对水面开阔、风浪较高的蓄涝区,在确定正常蓄水位时,应考虑堤坝有足够的超高。
B.处于涝区低洼处、比较分散又无闸门控制的蓄涝区,其正常蓄水位一般低于附近地面0.2~0.4m。
C.死水位除考虑综合利用要求外,一般在死水位以下应保留0.8~1.0m的水深,以满足水产、养殖或航运的要求。
D.在可能产生次生盐碱化的地区,采用蓄涝措施应十分慎重,死水位应控制在地下水临界深度以下0.1~0.3m。

查看答案

A.次生盐渍化浸没 B.涝渍化浸没 C.沼泽化浸没 D.不浸没

A.次生盐渍化浸没
B.涝渍化浸没
C.沼泽化浸没
D.不浸没

查看答案

A.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B.地震动参数复核 C.地震动参数确定 D.合成基岩地震动时程确定

A.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B.地震动参数复核
C.地震动参数确定
D.合成基岩地震动时程确定

查看答案

A.产生渗漏 B.不产生渗漏 C.结合其他资料判断 D.说不清楚

A.产生渗漏
B.不产生渗漏
C.结合其他资料判断
D.说不清楚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