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企业文化以()为中心。A.员工安全文化素质 B.企业安全价值观 C.企业安全行为规范 D.灵性管理

  • 题目分类:中级安全工程师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企业文化以()为中心。
A.员工安全文化素质
B.企业安全价值观
C.企业安全行为规范
D.灵性管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劳动防护用品,是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 及职业病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下列有关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B.为劳务派遣工、实习生免费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C.指导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D.要求劳动者会维修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是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 及职业病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下列有关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B.为劳务派遣工、实习生免费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C.指导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D.要求劳动者会维修劳动防护用品

查看答案

某工程公司承揽了某住宅小区室外污水市政建没工程,某日该工程管理人员于某安排王某、李某,张某 3 人到小区南侧化粪池内进行抹灰拼架子作业,13:10时,于某要求王某、李某打开化粪池检查井盖进行自然通风。并尽快下井,13:40时,王某、李某未经气体检测即进入化粪池,张某未制止,王某,李某进入化粪池后晕倒,张某发现后,立即下井施救随即也晕倒。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关于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说法,正确的有( )A.王某,李某没有强制通风和气体检测,未佩戴呼吸保

某工程公司承揽了某住宅小区室外污水市政建没工程,某日该工程管理人员于某安排王某、李某,张某 3 人到小区南侧化粪池内进行抹灰拼架子作业,13:10时,于某要求王某、李某打开化粪池检查井盖进行自然通风。并尽快下井,13:40时,王某、李某未经气体检测即进入化粪池,张某未制止,王某,李某进入化粪池后晕倒,张某发现后,立即下井施救随即也晕倒。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关于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说法,正确的有( )A.王某,李某没有强制通风和气体检测,未佩戴呼吸保

查看答案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企业的工艺、技术、 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发生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时,应执行变更管理。变更管理的实施包括( )。A.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 B.修订变更管理制度 C.辨识变更所产生的隐患 D.制定隐患控制措施 E.涉及特种设备的须报质检部门审查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企业的工艺、技术、 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发生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时,应执行变更管理。变更管理的实施包括( )。A.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 B.修订变更管理制度 C.辨识变更所产生的隐患 D.制定隐患控制措施 E.涉及特种设备的须报质检部门审查

查看答案

甲建筑施工企业承接一项大型工程的施工任务,为了保证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将其中一个专 项工程发包给具有专业施工资质的乙企业,由于该承包工程遇到复杂地质条件、乙企业将工程 方案进行变更,更换和任命了相应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人员。针对甲、乙企业上述做法,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企业工程技术、安全管理等人员的选拔应与甲企业共同协商 B.乙企业更换工程管理人员需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乙企业更换工程技术、安全管理等人员需经甲企业同意 D.乙企业更换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人

甲建筑施工企业承接一项大型工程的施工任务,为了保证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将其中一个专 项工程发包给具有专业施工资质的乙企业,由于该承包工程遇到复杂地质条件、乙企业将工程 方案进行变更,更换和任命了相应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人员。针对甲、乙企业上述做法,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企业工程技术、安全管理等人员的选拔应与甲企业共同协商 B.乙企业更换工程管理人员需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乙企业更换工程技术、安全管理等人员需经甲企业同意 D.乙企业更换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人员需经监理单位同意

查看答案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2018 年修正)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监理职业健康的监护档案应当包括( )。A.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B.劳动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D.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场所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2018 年修正)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监理职业健康的监护档案应当包括( )。A.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B.劳动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D.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场所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