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化学实验”的内容标准:初步学会物质

  • 题目分类:高中化学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化学实验”的内容标准: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材料二某版本教材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的部分内容:
 三、氯离子的检验
氯气能与很多金属反应生成盐,其中大多数盐能溶于水并电离出氯离子。对于可溶性氯化物中的氯离子,可以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
【实验2-9】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 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
AgNO3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
可以看到,滴入AgNO3溶液后,三支试管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前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这是AgCl沉淀;第三支试管中的沉淀溶于稀硝酸,这是Ag2CO3沉淀。前两支试管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Cl-+Ag+===AgCl↓
第三支试管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CO+2Ag+===Ag2CO3
Ag2CO3可溶于稀硝酸:
Ag2CO3+2H+===2Ag++CO2 ↑+H20
显然,如果溶液中存在CO一时,用AgNO3溶液检验Cl-的实验就会受到干扰。因此,在用AgNO3溶液检验Cl-时,一般先在被检测的溶液中滴入适量稀硝酸,使其酸化,以排除CO等的干扰,然后滴入AgNO3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则可判断该溶液中含有Cl-
材料三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物质及其变化”“钠及其化合物”等知识。
要求:
(1)对于氯离子的检验,学生已有哪些认识,具备哪些能力?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难点是什么?(4分)
(2)根据以上材料完成“氯离子的检验”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6分)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学习,请勿对照自行用药等】
答案解析:

m、n、p、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n3-与p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错误

m、n、p、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n3-与p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n、q一定均是非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素材,回答有关问题。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

阅读下面素材,回答有关问题。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

查看答案

发生SN1反应活性最大的是下列哪个化合物?(  )

发生SN1反应活性最大的是下列哪个化合物?(  )A. B. C. D.

查看答案

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2水介质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

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2水介质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

查看答案

化合物2是合成平喘药沙丁胺醇的中间体,可通过下列路线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合物2是合成平喘药沙丁胺醇的中间体,可通过下列路线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Y与足量的H2加成,产物分子中有2个手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