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公司以境内、境外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销售收入总额、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等指标申请并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 年度相关生产经营资料如下:(1)甲公司坐落在某市区,全年实际占用土地面积共计500000平方米,其中:公司办的幼儿园占地3000平方米.厂区内道路及绿化占地4000平方米,经营门市部占地5000平方米,生产经营场所占地488000平方米。
(2)甲公司当年固定资产原值共计12000万元,其中:房产原值8000万元,机器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原值4000万元。4月1日将房产原值800万元的办公楼出租给某企业作经营用房,出租期限3年,共计租金720万元,每个季度租金60万元,在租用期的当季收取当季的租金。
(3)公司拥有乘用车20辆,整备质量为4吨的货车50辆。乘用车年基准税额为500元,货车整备质量每吨年单位税额为80元,公司计算缴纳车船税2.6万元。
(4)当年实现不含税销售额共计8 000万元,另外取得2013年8月1日前销售货物的同时收取的送货运费收入38.5万元、2013年8月1日后收取的不含税运费收入20万元,单独开具货运增值税专用发票;购进原材料,取得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购货金额5 176.5万元,进项税额880万元;另支付销售货物的运费20万元,其中2013年8月之前的运费12万元,取得运输公司的运费普通发票,2013年8月后的含税运费8万元,取得货运增值税专用发票。国庆节前,将自产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本公司每位员工,每人一套,市场含税零售价每套117元,成本正常结转。全年扣除的产品销售成本3 000万元。13年底,初次购入税控系统专用设备一台,价税合计4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5)“投资收益”账户记载:购买国债到期兑付取得利息收入48万元;13年9月进行混合性投资,按约定年末取得的当期保底利息收入14万元。境外分回的投资收益900万元,境外当地的所得税税率为10%。
(6)发生财务费用220万元;其中包含与某商业银行借款1 200万元(借期一年),支付的银行贷款利息60万元;向乙企业借款2 000万元(借期一年),支付的年利息140万元,(乙为甲的关联企业,权益性投资800万,甲无法提供资料证明其借款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以及因逾期归还贷款支付的银行罚息20万元。
(7)发生管理费用400万元,其中包括业务招待费60万元、给职工统一制作要求在工作中穿着的工作服费用50万元和新产品开发费用120万元,不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税。
(8)发生的销售费用包括:广告费740万元,其中包括2013年8月后发生的不含税广告费300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广告费300万
元,增值税18万元;对某档娱乐节目的冠名权支出60万元;代销手续费5万元。另外,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未扣除的广告费扣除额65万元。
(9)公司本年度在册员工500人,全年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800万元(其中包括支付本企业残疾职工工资60万元,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当期实际行权股票的公允价格与激励对象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50万元),拨缴职工工会经费18.40万元,实际列支职工福利费122.80万元和职工教育经费25.50万元。能提供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
(10)营业外支出实际发生额60万元,其中包括直接向某少年宫的捐款10万元。
(11)欠乙公司货款35万元。由于甲公司资金周转出现暂时的困难,短期内不能支付已于2013年3月1日到期的货款。2013年5月1日,经双方协商,乙公司同意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产品偿还债务并豁免剩余债务。该批产品的公允价值为20万元(不含增值税),实际生产成本为12万元,企业做了如下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 12
贷:库存商品 12
(12)甲企业于3月初购置《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所列的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一台,取得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00万元,增值税款51万元。当月投入使用,进项税额已按规定申报抵扣,并已按规定计提列支折旧费用。
(13)2010 年度甲企业发生了实际损失500万元,但因某种原因未能在当年所得税前扣除,2013年经税务机关批准允许税前扣除。甲企业2010年~2012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00万元、150万元和30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单位税额2元;房产税计算余值时的扣除比例20%;相关票据在规定期限内均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假定2013年度账务尚未最终结账。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按照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合计数。
(1)计算甲公司全年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
(2)计算甲公司全年应缴纳的增值税。
(3)计算甲公司全年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4)分析甲公司用自产产品偿债的处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如何进行会计调整。
(5)计算甲公司2013年的会计利润。
(6)计算甲公司财务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7)计算甲公司管理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包括对计划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
(8)计算甲公司销售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9)计算甲公司工资薪金及附加“三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10)计算甲公司营业外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11)计算甲公司2013年度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12)计算甲公司2013年度应补(退)的企业所得税。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