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2009年真题)下列关于犯罪既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犯罪既遂,按照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处罚 B.犯罪既遂的法律标准是行为人的行为具备刑法分则

  • 题目分类: 刑法学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2009年真题)下列关于犯罪既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对犯罪既遂,按照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处罚 B.犯罪既遂的法律标准是行为人的行为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C.行为人没有实现犯罪的预期目的,也可以成立犯罪既遂 D.只要出现犯罪结果就构成犯罪既遂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 C.只有在造成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 C.只有在造成

查看答案

外资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甲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10万元归己所有。甲某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 B.保险诈骗

外资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甲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10万元归己所有。甲某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 B.保险诈骗

查看答案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是什么?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是什么?

查看答案

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从重处罚?(  )A.甲教唆17周岁的高中生王某实施故意杀人行为,但王某并未听从 B.乙与未满14周岁的初中生叶某发生性行为,叶某完全出于自愿

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从重处罚?(  )A.甲教唆17周岁的高中生王某实施故意杀人行为,但王某并未听从 B.乙与未满14周岁的初中生叶某发生性行为,叶某完全出于自愿

查看答案

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是(  )。A.犯罪构成 B.犯罪概念 C.犯罪现象 D.犯罪对象

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是(  )。A.犯罪构成 B.犯罪概念 C.犯罪现象 D.犯罪对象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