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完全恢复最长应在A.6小时内B.12小时内C.24小时内D.48小时内E.72小时内
衡量某疾病的原因归因于暴露某危险因素程度的最好指标是
衡量某疾病的原因归因于暴露某危险因素程度的最好指标是A.归因危险度百分比B.归因危险度C.人群归因危险度D.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E.相对危险度
胁痛的辨证要点,当以何者为主
胁痛的辨证要点,当以何者为主A.肝胆B.气血C.虚实D.表里E.阴阳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84~87 题: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84~87 题:A.便色黄或暗绿,有腥臭味B.便次较多,发育不受影响C.黏液脓血便,常伴有发热D.血便或呈“赤豆汤样”便E.便泡沫多,含黏液,豆渣样第 84 题 生理性腹泻( )。
骶管神经麻醉的部位和须摸认的体表标志是
骶管神经麻醉的部位和须摸认的体表标志是A.骶前孔.骶骨岬B.骶管.骶骨岬C.骶管裂孔骶角D.骶后孔.骶角
结核菌素试验在哪些情况下从1:10000稀释液开始( )。
结核菌素试验在哪些情况下从1:10000稀释液开始( )。A.疱疹性结膜炎B.结节性红斑C.结核性胸膜炎D.疑有严重活动性结核病者E.以上都不是
41 .关于输血速度的描述,下列哪个是错误的A .除儿童外,一般调节在每分钟 4-6mlB .心脏病人宜每分
41 .关于输血速度的描述,下列哪个是错误的A .除儿童外,一般调节在每分钟 4-6mlB .心脏病人宜每分钟 1mlC .小儿每分钟约 10 滴D .对失血性休克,应快速输人所需血量E .对血容量正常
LAB法的基本原理是
LAB法的基本原理是A、以酶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一抗体,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二抗体B、以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一抗体,酶标记抗生物素作为第二抗体C、以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一抗体,酶与抗生物素抗体形成复合
能用来造纸的化学成分中纤维素的含量应该大于
能用来造纸的化学成分中纤维素的含量应该大于A、20%B、25%C、30%D、35%E、40%
在对疾病"动脉硬化性痴呆ot;进行编码时,应强调的是( )。
在对疾病"动脉硬化性痴呆ot;进行编码时,应强调的是( )。A、脑动脉硬化B、痴呆C、脑动脉硬化与痴呆任选一个作为主要编码D、脑动脉硬化与痴呆同等重要E、视情况而定
中度一氧化碳中毒时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超过
中度一氧化碳中毒时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超过A.10%B.20%C.30%D.40%E.50%
正常人血浆pH为
正常人血浆pH为A、6.32~6.45B、6.50~7.05C、7.10~7.30D、7.35~7.45E、7.50~7.65
适用于本市居民但行走不便的病人及进行门诊随诊及信访有困难的病人的随诊是( )。
适用于本市居民但行走不便的病人及进行门诊随诊及信访有困难的病人的随诊是( )。A.信访随诊B.家访随诊C.门诊随诊D.住院随诊E.电话随诊
胸背部突发的撕裂样疼痛,且难以忍受多见于
胸背部突发的撕裂样疼痛,且难以忍受多见于A.肋软骨炎B.心包炎C.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食管炎E.肋间神经痛
患者女,24岁。因"发热4小时"来门诊就诊。患者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40℃。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
患者女,24岁。因"发热4小时"来门诊就诊。患者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40℃。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有腹泻。体格检查: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
在电子病历系统环节质控中,入院记录完成的时限是( )。
在电子病历系统环节质控中,入院记录完成的时限是( )。A.6小时B.8小时C.24小时D.48小时E.72小时
体内肌肉能量的贮存形式是( )。
体内肌肉能量的贮存形式是( )。A.CTPB.ATPC.磷酸肌酸D.磷酸烯醇或丙酮酸E.所有的三磷酸核苷酸
患者,男,48岁,发作性胸痛1个月,每次发作含硝酸甘油后缓解,考虑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患者,男,48岁,发作性胸痛1个月,每次发作含硝酸甘油后缓解,考虑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A、心脏X线片B、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C、放射性核素检查D、动态心电图E、超声心动图
89 .脓血症90 .毒血症91 .败血症A .致病菌侵人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B .局部
89 .脓血症90 .毒血症91 .败血症A .致病菌侵人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B .局部化脓性病状的细菌杜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地进人血液循环,并在身体各处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
手足皮肤呈大片状脱皮且无色素沉着的发疹性疾病是
手足皮肤呈大片状脱皮且无色素沉着的发疹性疾病是A、猩红热B、麻疹C、幼儿急疹D、水痘E、风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