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刑法》总则明确规定了两种犯罪的心理态度,即故意和过失,它们是一切犯罪必须共同具备的主观要件。

  • 题目分类:习题答案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刑法》总则明确规定了两种犯罪的心理态度,即故意和过失,它们是一切犯罪必须共同具备的主观要件。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学习,请勿对照自行用药等】

下列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的有:()

下列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的有:()A.未成年人B.精神病人C.对行为后果不能预见的人D.成年人

查看答案

周某被判有期徒刑15年,执行10年时被假释,其假释考验期为:()

周某被判有期徒刑15年,执行10年时被假释,其假释考验期为:()A.15年B.10年C.5年D.5----10年

查看答案

我国刑法规定,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是:()

我国刑法规定,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是:()A.年满14周岁的人B.精神病人C.未成年人D.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查看答案

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有()。

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有()。A.定金制裁B.个人责任C.违约金D.赔偿金E.罚金

查看答案

甲(未婚)死亡,应按遗产处理的有:()。

甲(未婚)死亡,应按遗产处理的有:()。A.甲单位在其死后发放的抚恤金若干B.甲生前承包的出租车一辆C.甲因发表作品获得的荣誉证书D.甲继承其父母的砖房三间E.甲的存款及股票若干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