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风险事件:2014年4月3日,经中国银监会核准,中国工商银行(下称“工行”)正式获准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工行积极实施资本管理...

  • 题目分类: 风险管理(初级)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风险事件: 2014年4月3日,经中国银监会核准,中国工商银行(下称“工行”)正式获准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工行积极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把工行打造成能够抵御住各种风险冲击的“百年老店”。 相关背景: 股改上市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转型的挑战,工行积极探索,在各项业务保持持续发展的同时,控制住了风险。一是管好了战略风险。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大零售、大资管、信息化银行”战略,实现了风险的分散化与盈利的多元化。二是确立了稳健的风险文化。制定了本行的风险偏好,正确处理长、短期利益关系,形成了合规、严谨、稳健的风险文化。三是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治理构架。从集团层面做到了各类风险的统一管理,使全行资产组合的布局更加合理。四是建立了科学的风险计量与监控体系。通过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利用大数据和系统手段,实现了对风险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银行面临资产质量劣变的压力,工行通过实施内部评级法,抓转型、促应用,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的精细化、前瞻性手段,积极应对新的形势与挑战。 工行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科技优势和信贷管理经验,于2014年成立了业内首个专业化信用风险监控机构——信用风险监控中心。该中心集信用风险的分析、监测、预警、管控于一体,以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手段,确立了分析建模、实时监测、风险预警、核查管控、跟踪督办、反馈优化及考核评价的信用风险监控工作流程,实时开展融资客户、融资产品、信贷机构及信贷人员风险的监测预警及跟踪管控,并实现了监控工作的系统化运行,有效增强了工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和前瞻性,促进了全行信贷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风险监测预警方面,工商银行在有效整合和深入挖掘行内外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分析融资客户风险变化规律,研发并投产了一系列信用风险监控预警模型,构建了覆盖信贷投放、资产质量、日常运营及基础管理等多维度的信用风险日常监测指标体系,有效监测信贷与代理投资业务运行情况,及时揭示和管控业务风险。同时,加强对内外部形势的深入分析和提前预判,针对风险隐患相对较大的重点风险领域开展专项分析和治理,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风险监测预警方面,工行研发并投产了一系列信用风险监控预警模型,构建了覆盖信贷投放、资产质量、日常运营及基础管理等多维度的信用风险日常监测指标体系。其中,需要进行风险预警的内容不包括(  )。查看材料

A.适应监管底线的风险预警管理 B.适应法律法规调整变动的风险预警管理 C.适应有关客户信用风险监测的预警管理 D.适应本行内部信用风险执行效果的预警管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不属于评定量表的一项是(  )A.SAS B.SC1-90 C.MMPI D.1ES E.HAMA

不属于评定量表的一项是(  )A.SAS B.SC1-90 C.MMPI D.1ES E.HAMA

查看答案

医师未取得处方权开具药品处方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暂停执业活动的时间为(  )A.六个月 B.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 C.一年 D.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E

医师未取得处方权开具药品处方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暂停执业活动的时间为(  )A.六个月 B.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 C.一年 D.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E

查看答案

商业银行风险监测的具体内容包括( )。A.开发风险计量模型 B.监测各种风险水平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C.随时关注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的实施质量/效果 D.报

商业银行风险监测的具体内容包括( )。A.开发风险计量模型 B.监测各种风险水平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C.随时关注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的实施质量/效果 D.报

查看答案

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不包括下面哪类人员(  )A.从事净水人员 B.从事取样人员 C.从事化验人员 D.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及水池,水箱清洗人员 E.从事供水管道

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不包括下面哪类人员(  )A.从事净水人员 B.从事取样人员 C.从事化验人员 D.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及水池,水箱清洗人员 E.从事供水管道

查看答案

风险计量既需要对单笔交易承担的风险进行计量,也要对组合层面、银行整体层面承担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A.风险识别 B.风险监测 C.风险控制

风险计量既需要对单笔交易承担的风险进行计量,也要对组合层面、银行整体层面承担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A.风险识别 B.风险监测 C.风险控制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