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患者男,28岁,因皮肤黏膜出血,发热10 d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可见瘀点和瘀斑,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外周血象:WBC 33.54×10/L,Hb

  • 题目分类:医学检验(师)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患者男,28岁,因皮肤黏膜出血,发热10 d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可见瘀点和瘀斑,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外周血象:WBC 33.54×10/L,Hb 75 g/L,PLT 31×10/L ,血涂片检查发现原始(幼稚)细胞。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最基本的骨髓检验方法,其检验质量对临床诊治有重要影响,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时需要注意A、应观察骨髓小粒多、涂片、染色良好的骨髓片

B、用浸油物镜观察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C、对于分布不均匀的涂片,应扩大计数范围

D、应结合骨髓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化学染色、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综合分析

E、对于溶血性贫血可得出确定性诊断意见

F、在显微镜下应注意留心巡视和观察边缘区域

G、取材较少,一张涂片不足以得到结论时,应观察全部涂片

关于急性白血病FAB分类,正确的是A、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T细胞型及B细胞型

C、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M1至M7型

D、M3型是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M4型是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F、M7型是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G、L1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胞质空泡常明显,呈蜂窝状

为髓细胞系分化抗原的是(提示 MPO染色阳性,氯乙酸AS-D萘酯酶染色阳性,α-乙酸萘酯酶(α-NAE)染色阳性,不被NaF抑制,结合细胞形态,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进一步做白血病免疫分型。)A、CD34

B、CDl0

C、CD19

D、CD13

E、CD3

F、CD33

G、CD4

H、CD15

M3患者常检出融合基因(提示 多数白血病患者恶性细胞存在克隆染色体异常,并累及相应基因, 检测这一变化有助于建立正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明确疾病预后。)A、AML1/ETO

B、PML/RARα

C、CBFB/MYh11

D、DEK/CAN

E、TEL/AML1

F、BCR/ABL

G、E2A/PBX1

H、TEL/AML1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学习,请勿对照自行用药等】

患者男,37岁,低热伴皮肤紫癜1周就诊。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增大,脾肋下2 cm,胸骨压痛。血红蛋白74 g/L,白细胞23.6×10/L,血小板45×10/L

患者男,37岁,低热伴皮肤紫癜1周就诊。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增大,脾肋下2 cm,胸骨压痛。血红蛋白74 g/L,白细胞23.6×10/L,血小板45×10/L,外周血见原始细胞(占0.06),中、晚幼

查看答案

在临床实验室工作中,可减少针刺损伤的是

在临床实验室工作中,可减少针刺损伤的是A、应尽可能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B、减少使用注射器和针头C、给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及时戴好护套D、用过的针头应丢弃在防(耐)穿透的利器盒中E、利器盒重复使用

查看答案

RDW正常,MCV减低,可见于

RDW正常,MCV减低,可见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B、单纯杂合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轻型)C、巨幼细胞贫血D、缺铁性贫血E、恶性贫血

查看答案

造成急慢性红细胞丢失的原因包括

造成急慢性红细胞丢失的原因包括A.严重呕吐B.消化性溃疡、寿疮C.多汗D.肺纤维化E.严重腹泻

查看答案

用非极性色谱柱分离苯系物时

用非极性色谱柱分离苯系物时A、能分离苯、甲苯、间二甲苯或对二甲苯、邻二甲苯4个峰B、能分离苯、甲苯、邻二甲苯或间二甲苯、对二甲苯4个峰C、能分离苯、甲苯、二甲苯3个峰D、能分离苯或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