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题库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某境外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准备向中国境内投资,拟定了两份投资计划。计划一:并购中国一家公司,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向中国商务部提交的方案中,部分要点如下:①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且在境外公开合法的证券交易市场挂牌交易;②甲公司拟以增发的股份作为支付手段并购中国某国有企业的部分资产;③已聘请在境外注册登记的中介机构担任中外双方的"并购顾问"。商务部另外了解到,半年前甲公司的副董事长因内幕交易,受到当地监管机构的处罚,并因此造成甲公司的股价大幅震荡。商务部经审核,认为不符合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条件,不予批准。计划二:与境内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向我国商务部报送的协议的部分要点如下:①合营各方投资总额900万美元,成立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公司注册资本中,外方投入60万美元;②中方的出资一次缴清,外方的出资分期缴纳。外方的第一期出资,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6个月内缴清;③合营企业设立董事会,不设股东会,董事每届任期四年。共同出资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协议经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修改后,按法定程序设立了合营企业。合营企业设立后,出现了以下问题:(1)外方合营者未经中方合营者同意,决定将自己持有合营企业的部分股份转让给丙公司。中方得知后,表示反对。(2)中方认为合营企业应设总会计师,但外方投资者不同意。(3)该公司共有7名董事,经外方A董事提议,召开临时董事会,出席会议的董事有4名。董事会上外方投资者提出将合营企业变更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方案,方案要点是:变更后外方合作者在前4年先行收回投资,每年固定收回投资12万美元;该部分支出列入合作企业的每年生产成本。并规定合作期满后,合作企业的固定资产归中方所有,但中方合作者要给予外方合作者15万元的残值补偿。问题:
(2)【◆题库问题◆】:[单选] 甲公司向乙银行借款1000万元,甲公司未按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乙银行不能采取的措施是()。A.停止发放借款
B.提前收回借款
C.解除借款合同
D.按已确定的借款利息双倍收取罚息 (3)【◆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商标法律制度的规定,注册商标有效期满后可以续展注册,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
A.6个月
B.5年
C.10年
D.20年 (4)【◆题库问题◆】:[多选] 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80万元设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其中甲出资40万元,乙出资25万元,丙出资15万元。2010年4月公司成立后,召开了第一次股东会会议。有关这次会议的下列情况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A.会议由甲召集和主持
B.会议决定不设董事会,由甲担任执行董事,甲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C.会议决定设1名监事,由乙担任,任期2年
D.会议决定了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5)【◆题库问题◆】:[多选] 债务人实施下列危及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的情形有()。
A.放弃到期债权,而受让人不知道该情形的
B.赠与财产,而受让人不知道该情形的
C.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
D.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不知道该情形的 (6)【◆题库问题◆】:[多选]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相关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下列属于该情形的有()。
A.高价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
B.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C.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股权的
D.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 (7)【◆题库问题◆】:[单选] 甲、乙、丙、丁成立一有限合伙企业,其中甲、乙为普通合伙人,丙、丁为有限合伙人。1年后甲转为有限合伙人,丙转为普通合伙人。此前,合伙企业欠银行50万元,该债务直至合伙企业被宣告破产仍未偿还。下列有关对该50万元债务清偿责任的表述中,符合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甲、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丙、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B.乙、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甲、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C.甲、乙、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D.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甲、丙、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8)【◆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交易所临时停市应()
A.由证券交易所决定,并及时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B.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决定,证券交易所执行
C.由国务院决定,证券交易所执行
D.由证券交易所决定,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告 (9)【◆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各项中属于清算委员会行使的职权有()。
A.召集债权人会议
B.制定清算方案
C.分配剩余财产
D.收回债权和清偿债务 (10)【◆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限制竞争行为。
A.公用企业利用其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行为
B.经营者散布谣言,诋毁他人商誉
C.政府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D.政府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学习,请勿对照自行用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