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习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入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实施()。(经济学)

  • 题目分类:经济学
  • 题目类型:66习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1)【◆题库问题◆】:[单选]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入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实施()。
A.保护资源战略
B.保护环境战略
C."引进来"战略
D."走出去"战略

(2)【◆题库问题◆】:[问答题] 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预付总资本均为100万元,甲企业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80%,使用寿命为10年;乙企业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40%,使用寿命为5年;甲企业流动资本年周转10次,乙企业流动资本年周转15次,资本有机构成为9:1,剩余价值率为100%。两企业的预付资本年周转次数各为多少?

(3)【◆题库问题◆】:[单选] 人们要利用经济规律来为社会谋福利,就要做到()。
A.深刻认识经济规律
B.为某些经济规律提供发挥作用的场所
C.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D.改造或废除某些经济规律
E.选择有利于某种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实现形式

(4)【◆题库问题◆】:[单选] 2011年5月1日起,《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其中规定凡是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旦被查获,将面临最高半年拘役的处罚。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因为()。

(5)【◆题库问题◆】:[单选] 社会主义国家的积累率是指积累基金在()
A.社会总产品中所占的比率
B.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C.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率
D.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率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是什么?

(7)【◆题库问题◆】:[问答题] 资产阶级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内容和实质?

(8)【◆题库问题◆】:[问答题]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有何影响?

(9)【◆题库问题◆】:[配伍题] 将名词解释的标号填在名词前的括号里: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垄断是怎样产生的?
参考答案:

会计要素(经济学)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会计要素(2)【◆题库问题◆】:[单选] 会计的对象是()A.资金运动B.货币收支C.利润形成D.账簿(3)【◆题库问题◆】:[单选] 一般来说双重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A.在借方B.在贷方C.可能在借方或贷方D.没有余额(4)【◆题库问题◆】:[多选] 资产的确认需要满足的条件是()A.使用期限超过一年B.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C.由企业拥有或

查看答案

某人将1000元存入银行,银行的利率为10%,按复利计算,则4年后此人可从银行取出()(经济学)

(1)【◆题库问题◆】:[单选] 某人将1000元存入银行,银行的利率为10%,按复利计算,则4年后此人可从银行取出()A.1200元B.1464元C.1350元D.1400元(2)【◆题库问题◆】:[判断题] 管理费用多属于固定成本,所以管理费用预算一般是以过去的实际开支为基础,按预算期的可预见变化来调整。A.正确B.错误(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资金时间价值(4)【◆题库问题◆】:

查看答案

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经济学)

(1)【◆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3)【◆题库问题◆】:[多选] 社会主义经济责任制的基本原则是()A.企业只对国家负经济责任B.职工只对企业承担经济责任C.责、权、利相结合D.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E.职工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系(4)【◆题库问题◆】:[单选] 资本主

查看答案

趋同论是指()(经济学)

(1)【◆题库问题◆】:[单选] 趋同论是指()A.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趋同B.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趋同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完全融合为一种最优的社会制度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融合为共产主义(2)【◆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生产要素中属于固定资本的是()A.原料B.厂房C.机器D.设备E.辅助材料、燃料和劳动力(3)【◆题库问题◆】:[单选] 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立起

查看答案

保险人根据长期经营的经验来测定危险,从事新的业务的依据在于()。(经济学)

(1)【◆题库问题◆】:[单选] 保险人根据长期经营的经验来测定危险,从事新的业务的依据在于()。A.危险的同质性B.损失的分担C.大数定律D.效用理论(2)【◆题库问题◆】:[判断题] 保险代理人对于投保人欠交的保费,有垫付的义务。A.正确B.错误(3)【◆题库问题◆】:[问答题] 什么是数理查定法?人身保险核保后的处理方法及结果有哪些?(4)【◆题库问题◆】:[问答题] 人身保险代理人与人身保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