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题库问题◆】:[单选] 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在存货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下列情况正确的是()。A.期末存货升高,当期利润减少
B.期末存货升高,当期利润增加
C.期末存货降低,当期利润增加
D.期末存货降低,当期利润减少 (2)【◆题库问题◆】:[单选] 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产品,甲产品的工时定额为3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20小时,第二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10小时,期末在产品300件,其中第一道工序在产品210件,第二道工序在产品90件,假定各工序在产品的加工程度均为50%,该企业甲产品的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则期末甲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件。
A.140
B.145
C.115
D.120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 (4)【◆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资产减值准备中,在符合相关条件时可以转回的有()。
A.坏账准备
B.存货跌价准备
C.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D.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5)【◆题库问题◆】:[单选] 某会计人员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科目名称“应付账款”写成“应收账款”,并已登记入账,上述错误应采用的错账更正方法是()。
A.划线更正法
B.红字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重做 (6)【◆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各项中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有()。
A.筹建期间借款的利息
B.企业发生的开办费
C.企业支付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D.企业支付的技术转让费 (7)【◆题库问题◆】:[不定项选择,共用题干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如下:(1)2012年12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两台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A设备和B设备,支付货款198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36.6万元,包装费、保险费及运杂费20万元,另支付A设备安装费40万元,B设备不需要安装,同时,为购置设备发生的差旅费等相关费用4万元,全部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2)2012年12月28日,A.B两台设备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B两台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1224万元和816万元。该公司按每台设备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支付的价款进行分配,并分别确定其入账价值。(3)两台设备预计的使用年限均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A设备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B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4)2013年3月份,支付A设备和B设备的日常维修费用分别为2万元和1万元。(5)2013年12月31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发现A设备实际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未完全达到预计的状况,存在减值迹象,预计可收回金额为640万元,其他各项固定资产均未发生减值迹象。(6)2014年6月20日,对B设备进行改扩建,支付职工薪酬60万元,领用生产用材料10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40万元,替换部件账面价值为20万元,2014年9月30日B设备完成改扩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6)小题。(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8)【◆题库问题◆】:[单选] A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末将本企业生产的一批电暖气发放给职工作为职工福利,这批电暖气的市场售价总计是12000元,成本是8000元,则A公司关于实际发放环节的以下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8000;贷:库存商品——电暖气8000
B.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12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借:主营业务成本8000;贷:库存商品——电暖气8000
C.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14040;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借:主营业务成本8000;贷:库存商品——电暖气8000
D.借:营业外支出8000;贷:库存商品8000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货币资金”项目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