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题库问题◆】:[多选] 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取得或者填制原始凭证的表述中,符合规定的有()A.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
B.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者签章
C.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
D.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款证明 (2)【◆题库问题◆】:[单选] 在票据权利补救的普通诉讼中,丧失的票据在判决前出现时,付款人应以该票据正处于诉讼阶段为由暂不付款,并将情况迅速通知失票人和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A.终结诉讼程序
B.中止诉讼程序
C.判决付款人付款,其他争议另案审理
D.追加持票人作为第三人,诉讼程序继续进行 (3)【◆题库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2006年7月10日,甲与乙订立买卖合同,以500万元的价格向乙购买一套精装修住房。当日,甲支付了40万元定金,乙将房屋交付给甲。双方约定:甲应于8月1日前付清余款:乙应在收到余款后两日内办理房屋过户手续。7月15日,当地突降特大暴雨,该房屋被淹没,损失额达60万元。甲认为该损失应当由乙承担。8月1日,甲向乙支付余款时直接扣除60万元,仅付400万元,同时要求乙办理房屋过户手续。乙收到上述款项后拒绝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后经协商,甲于8月20日再向乙支付30万元,同日,乙将房屋过户至甲的名下。2006年11月1日,甲将房屋出租给丙,约定租期1年,但双方未依法办理登记备案手续。租期届满后,丙将房屋交还甲,但以房屋租赁合同为登记备案因而无效为由,拒绝支付所欠剩余租金。2008年4月1日,甲与丁订立房屋买卖合同,约定价款600万元。丁依约于4月5日付清了全部价款,甲将房屋钥匙交给丁。但甲与丁在办理过户登记时,登记机构因电脑系统发生故障停止办公,申请未被受理。因丁需紧急出差,双方遂约定待丁回来之后再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2008年4月10日,不知甲、丁之间已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戊向甲表示愿以650万元的价格购买其房屋。甲同意,即刻与戊订立了房屋买卖合同。戊于次日付清了全部房款。双方于4月15日办理完毕过户登记手续。4月20日,丁出差归来。要求甲尽快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甲告知丁已将房屋卖给他人,愿意退还600万元并要求解除合同。丁当即拒绝,坚持要甲办理过户手续。2008年5月10日,丁在确悉房屋已过户至戊名下时,以自己与甲订约在先,甲、戊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为由,要求甲、戊退还房屋。戊则认为,由于甲、丁未办理过户手续,所以他们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尚未发生效力。要求: (4)【◆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当公司出现特定情形,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下列各项中,属于此类特定情形的是()。
A.甲公司连续2年严重亏损,已频临破产
B.乙公司由大股东控制,连续4年不分配利润
C.丙公司股东之间发生矛盾,持续3年无法召开股东会,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D.丁公司2年来一直拒绝小股东查询公司会计账簿的请求 (5)【◆题库问题◆】:[多选] 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有关规定,下列专用存款账户中,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支取现金的有()
A.单位银行卡专用存款账户
B.财政预算外资金专用存款账户
C.金融机构存放同业资金专用存款账户
D.政策性房地产开发资金专用存款账户 (6)【◆题库问题◆】:[多选] 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作出的下列决议中,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的有()
A.对股东转让出资作出决议
B.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C.对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
D.对修改公司章程作出决议 (7)【◆题库问题◆】:[多选] 张某身为某国有企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为身份限制,遂用好友李某的名义登记为甲公司的股东并与李某签订了相关的协议,但张某未及时履行出资义务。后来公司发生亏损,公司不能全部清偿债务。公司债权人王某请求李某在其未出资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则()
A.李某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进行抗辩,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B.李某承担赔偿责任以后,向张某追偿,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
C.王某的要求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D.只能由张某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8)【◆题库问题◆】:[多选] 税收征纳实体法具体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的法律制度()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消费税 (9)【◆题库问题◆】:[单选] 专利法保护的对象统称()。
A.专利
B.发明
C.发明创造
D.小发明 (10)【◆题库问题◆】:[单选] 甲、乙、丙、丁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联合买卖或者连续买卖证券,影响证券交易价格,从中牟取利益的行为,属于《证券法》规定的禁止的交易行为中的()。
A.欺诈客户行为
B.内幕交易行为
C.操纵市场行为
D.虚假陈述行为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学习,请勿对照自行用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