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资本
(2)【◆题库问题◆】:[单选] 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是()A.加快发展速度
B.改革经济体制
C.发展高新技术
D.提高经济效益 (3)【◆题库问题◆】:[问答题] 某纺织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每天10元,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24磅毛线,每磅售价4元。由此消耗的原材料价值为38.4元,工具设备磨损费为4.8元。一个工人每天创造的新价值是多少? (4)【◆题库问题◆】:[判断题]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A.正确
B.错误 (5)【◆题库问题◆】:[单选]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中不包括()
A.资本家消费剩余价值的多少
B.生产的技术水平高低
C.市场销售情况
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6)【◆题库问题◆】:[多选] 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形态包括()。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奴隶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E.共产主义社会 (7)【◆题库问题◆】:[判断题] 机器人实际上是不变资本,其价值不会增殖。
A.正确
B.错误 (8)【◆题库问题◆】:[单选] 以人的生命或者身体为保险对象的保险是()。
A.人身保险
B.财产保险
C.汽车保险
D.读书险 (9)【◆题库问题◆】:[单选] 资本规模扩大的两种方式是()
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
B.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C.资本集中和资本积累
D.资本之间的兼并与重组 (10)【◆题库问题◆】:[多选] 劳动之所以不能成为商品的理由有()。
A.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的价值也应由劳动决定。这是同义反复
B.劳动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它不能够独立存在,所以工人不可能将它在劳动市场上与资本家相交换,从而不可能成为商品
C.如果劳动是商品,根据价值规律必须进行等价交换,这不符合剩余价值规律
D.如果劳动是商品,根据剩余价值规律,资本家要实现利润,就要进行不等价交换。这不符合价值规律
E.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它是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后才存在的。如果劳动是商品,就等于说雇佣工人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商品。这是不合理的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学习,请勿对照自行用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