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题库问题◆】:[单选] 某企业2013年年初购买的一项股票投资120万元,支付交易费用4万元,该企业持有该项股票的目的是短期赚取差价,被投资单位5月宣告发放股利,该公司分得股利4万元,期末该项股票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40万元,则12月31日该项股票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是()。A.120
B.124
C.140
D.128 (2)【◆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各项中,不需要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资产负债表的有()。
A.应收票据
B.长期股权投资
C.固定资产
D.货币资金 (3)【◆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中,应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的有()。
A.应付股利
B.利润分配
C.本年利润
D.盈余公积 (4)【◆题库问题◆】:[不定项选择,共用题干题] 东方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1月30日的科目余额表如下表所示:东方公司12月份有关资料如下:(1)本月销售商品售价50000元,增值税税额8500元,款项尚未收到。商品成本为42000元。(2)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的坏账140元。(3)向承包商支付工程款13000元。(4)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2500元,摊销长期待摊费用300元,均计入管理费用。另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管理费用4000元。(5)本月支付已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7840元。(6)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11000元。(7)发生财务费用566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8)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的4‰计提坏账准备。(9)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账面价值为15000元(其中:成本14000元,公允价值变动1000元),售价16000元。其他交易性金融资产年末公允价值未发生变动。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6)小题。(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5)【◆题库问题◆】:[单选] 甲公司2013年度发生的管理费用为220万元,其中:以现金支付退休职工统筹退休金35万元和管理人员工资95万元,存货盘亏损失2.5万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42万元,无形资产摊销、35万元,其余均以现金支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3年度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10.5
B.47.5
C.45.5
D.67.5 (6)【◆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各项中,应列入资产负债表“应付利息”项目的有()。
A.计提的短期借款利息
B.计提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
C.计提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利息
D.计提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长期借款利息 (7)【◆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各项中,能引起现金流量净额变动的项目是()。
A.将现金存入银行
B.用银行存款购买2个月到期的债券
C.用存货抵偿债务
D.用银行存款清偿100万元的债务 (8)【◆题库问题◆】:[不定项选择,共用题干题] 乙公司属于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售价中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时,同时结转成本。本年利润采用表结法结转。2013年11月30日损益类有关科目的余额如下表所示:2013年12月份乙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3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51万元,收到一张不带息的商业承兑汇票300万元,剩余价款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200万元。(2)本月发生应付职工薪酬200万元,其中生产工人10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10万元,厂部管理人员20万元,在建工程人员70万元。代扣个人所得税10万元后,用银行存款支付剩余职工薪酬。(3)本月摊销出租无形资产成本20万元。(4)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2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5)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公允价值上升50万元。(6)本月收到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40万元。(7)本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100万元。(8)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1400万元。(9)2013年1月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为50万元(均对应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为50万元(25万元对应所得税费用,25万元对应资本公积);2013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为75万元。(均对应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为15万元(均对应所得税费用)。假定不考虑其他事项。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6)小题。(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9)【◆题库问题◆】:[单选] 支付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属于()产生的现金流量。
A.筹资活动
B.经营活动
C.汇率变动
D.投资活动 (10)【◆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各项中,至少应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单独列示的有()。
A.利润总额
B.稀释每股收益
C.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D.其他综合收益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