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下列关于诉讼程序的选项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发回重审的案件
B、共同诉讼中,原告一方有50人
C、甲起诉乙,要求乙返还借款3000元,但起诉时乙下落不明
D、甲起诉乙合同违约,当事人双方对争议的事实陈述基本一致,元原则分歧
2:外国公司分支机构无权在我国境内从事经营活动,而外资企业则有权从事经营活动。 ( )
判断题
对
错
3: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在行政执法中应当自觉践行。下列哪一做法不能直接体现执法为民理念?( )
单项选择题
A、行政机关将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的费用由2元降为1元
B、行政机关安排工作人员主动为前来办事的人员提供咨询
C、工商局要求所属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将原20工作日办结事项减至15工作日办结
D、某区设立办事大厅,要求相关执法部门进驻并没立办事窗口
4:甲某欲投资某饭店的加层扩建项目。加层扩建部分双方四六分成。但办理饭店加层扩建手续需要经有关城建规划部门的批准。该饭店的经理乙某称有办法办理加层手续,但需要费用。甲某拿出15万元给乙某,让乙某负责办理加层手续。乙某找到城建规划管理部门某处长丙,给丙15万元,丙利用职务便利办妥了加层手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甲某构成行贿罪
B、乙某构成受贿罪
C、甲某不构成行贿罪
D、丙某不构成受贿罪
5:决定需求的首要因素是( )。
单项选择题
A、消费者的偏好
B、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实际需要
D、家庭收入多少
6: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因此,我国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当前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
单项选择题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7:1926~1927年初,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一年。此时正值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莫斯科和整个苏联燎原般发展,国家经济全面开花,市场上商品丰富、品类繁多,商店、饭馆、咖啡馆随处可见。邓小平在中山大学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一大堆日用品,一日三餐也很丰盛。在此期间,邓小平还认真阅读和摘抄了苏联领导人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许多论述。这一段经历对邓小平后来思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启示。邓小平与列宁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有许多相同之处,主要有( )。
多项选择题
A、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放在首要地位
B、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C、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D、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8: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它之所以不能被人看到是因为( )。
单项选择题
A、超出了可见光谱范畴
B、低于视觉刺激阈限
C、不能刺激锥体细胞
D、不能刺激棒体细胞
9: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是死海。 ( )
判断题
对
错
10:下列关于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我国是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组成的统一国家
B、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体现了权力的横向配置关系
C、我国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我国的各个地方行政单位享有的权力属于“剩余权力”
11:1953年1o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即国家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统一收购和供应。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政策逐步取消。以下对这一变化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多项选择题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C、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削弱
D、国家取消凭票证供应的制度
12:下列中属于维护社会基本公平的基础,通常发挥着社会矛盾的“缓冲器”作用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服务
D、公共财政
13:下列不属于行政外部监督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立法监督
B、司法监督
C、政党监督
D、审计监督
14:“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E1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
多项选择题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15:下列关于灾害预警信号说法正确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大雾橙色预警信号发出时,高速公路可以不关闭
B、出现暴雨橙色预警时,除特殊行业外,各单位均应停业
C、低温预警信号与寒潮预警信号通常同时发布
D、冰雹预警信号严重程度的划分主要一句冰雹颗粒的大小
16:某省人民政府《房屋拆迁办法》规定:“在商品房开发拆迁中,拆迁价格由开发商和拆迁户商定,如果最终不能商定的,由当地政府最终确定补偿价格。”该规定属于( )。
单项选择题
A、行政法律,体现了政府权力的强制力和先定力
B、行政法规,体现了法律的威严
C、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现了政府完善立法,依法行政
D、政府规章,违反了宪法关于国家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规定
17: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
C、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D、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融为一体
18: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场自强运动,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创办军工企业
B、试行君主立宪制
C、兴办军事学堂
D、派遣留学生
19:甲因不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决定向上级机关申清复议,要求撤销处罚决定,但没有提出赔偿请求。复议机关经审查认为该处罚决定违法,决定予以撤销。对于处罚决定造成的财产损失,复议机关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
单项选择题
A、解除查封的同时决定被申请人赔偿相应的损失
B、解除查封并告知申请人就赔偿问题另行申请复议
C、解除查封的同时就损失问题进行调解
D、解除查封的同时要求申请人增加关于赔偿的复议申请
20: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具有极强的抗火、耐压、耐冲击、耐浸泡、抗磁干扰等能力,即便飞机已完全损坏,黑匣子里的记录数据也能完好保存。下列属于黑匣子的有( )。
多项选择题
A、机舱视频监控器
B、飞行数据记录仪
C、机舱话音记录器
D、机舱红外传感器
21:下列名言与作者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项选择题
A、“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C、“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荀子
D、“兼相爱,交相利。”——老子
22:2014年9月,董某到某银行取款时,意外发现自己的银行卡里多了50万元存款。经查,是银行误将一个与董某同名同姓人的存款存入董某的卡里。此种情形可构成( )。
单项选择题
A、意外事件
B、不当得利
C、赠与行为
D、侵权行为
23:甲公司铺设管道,在路中挖一深坑,设置了路障和警示标志。乙驾车撞倒全部标志,致丙骑摩托车路经该地时避让不及而驶向人行道,造成丁轻伤。对丁的损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单项选择题
A、应由乙承担赔偿责任
B、应由甲和乙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C、应由乙和丙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D、应由甲、乙和丙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24:在绿色节能意识的驱动下,智能电网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体现出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的显著特点,下列选项中,体现了智能电网先进性和优势的有( )。
多项选择题
A、能够适应大规模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接入
B、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
C、降低电能损耗,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
D、减少了基础建设投入,简化了网络管理,并降低维护成本
25: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有( )。
多项选择题
A、PM2.5可以称为可入肺颗粒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粒的颗粒物
C、PM2.5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D、PM2.5在天气晴朗时会很快消失
26: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多项选择题
A、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甲的行为属于方法错误,成立故意伤害罪
C、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伤害(未遂)罪,对乙哥哥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D、甲的行为不存在任何认识错误,理所当然成立故意伤害罪
27: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
单项选择题
A、四川
B、云南
C、西藏
D、甘肃
28:古希腊三贤包括( )。
多项选择题
A、荷马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29: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
单项选择题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30: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单项选择题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B、资源利用率高,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C、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D、人口数量庞大,资源利用率低,短缺越来越严重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学习,请勿对照自行用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