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请回答题: 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是在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在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灯具,结构已经很完善了,制作也很

  • 题目分类:行政能力
  • 题目类型:单选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请回答题:
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是在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在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灯具,结构已经很完善了,制作也很精美。如出土的中山国古墓中银首人俑灯和十五连枝铜灯,已不是原始阶段的灯具了,可以说是中国灯具中的精品。在它们以前,灯具的发明和演变已经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此.灯的出现应早于战国中晚期,有人认为它大约出现在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
任何一件发明都不是从天而降、突然产生的,总是由某一件东西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的,灯的出现也不例外。灯的最早称呼不是“灯”,而是“镫”。《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意思是泽兰炼的油制作的明烛,装饰华丽的烛台。在周朝,“镫”字与“登”字是通用的。《尔雅·释器》中有“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可见“登”是一种叫“瓦豆”的东西。那么,瓦豆与灯具有什么关系呢?瓦豆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制食器,其形状是上面有一个敞口钵,底下有一个喇叭形底座,到了商朝,瓦豆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上部的敞口钵变成直而深的腹壁,下部的喇叭形底座也成了带有弦纹的高圈足。
瓦豆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盛行于商周。后来不知是谁最早在瓦豆中置一灯芯用来点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瓦豆也就被演变成照明的工具——灯了。在战国的墓葬中,有一种陶制细瓦豆,它最早的形状是浅盘,平坦底,尔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盘底中央呈乳状突起,可以插灯芯的瓦豆。瓦豆的这种变化可能就反映出它从食器到点火照明灯具的演化方向。因此,最初,人们把灯称之为“镫”也是不无道理的。这正反映了灯的演变发展的过程——从瓦豆演变成灯。现在看来,无论从文字学的角度推测,还是从瓦豆的演变发展的过程来看,在我国灯的发展史上,灯恐怕就是由这种叫瓦豆(又称陶豆)的东西演变过来的。。

本文第二段引用《楚辞·招魂》中“兰膏明烛,华镫错些”这句话的作用是: (  ) A.说明在春秋时期,已经有相当华丽精美讲究的灯具了
B.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是从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从它的制作工艺来看结构已经很完善了.制作也很精美
C.“泽兰炼的油制作的明烛,装饰华丽的烛台”,说明战国时期灯具已经非常讲究、华美了
D.用《楚辞》中的材料说明“灯”原来与“镫”通用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下列关于期货居间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期货居间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居间人与期货公司有隶属关系 B.居间人是期货公司所订立的期货经纪合同的当事人 C.居间人主要从事投资咨询 D.居间

查看答案

甲企业本月A型小汽车应缴纳的消费税为(  )万元。

甲企业本月A型小汽车应缴纳的消费税为(  )万元。A.207.6 B.157.6 C.425.13 D.328.12

查看答案

小张在网上看一部40集的电视剧,他每天至少看一集,假设每天小张观看的集数都不相同,则小张最多用几天看完这部电视剧?

小张在网上看一部40集的电视剧,他每天至少看一集,假设每天小张观看的集数都不相同,则小张最多用几天看完这部电视剧?A.7天 B.8天 C.9天 D.10天

查看答案

把一张纸剪成8块,从所有的纸片中取出若干块,每块各剪成8块,再从所有纸中取出若于块,每块各剪成8块……如此下去,到剪完某

把一张纸剪成8块,从所有的纸片中取出若干块,每块各剪成8块,再从所有纸中取出若于块,每块各剪成8块……如此下去,到剪完某一次后停止,所得的纸片总数有可能是多少块

查看答案

张某对崔某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岁数时,你才3岁。崔某对张菜说:当我的岁数到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有60岁,张某和崔某现在

张某对崔某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岁数时,你才3岁。崔某对张菜说:当我的岁数到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有60岁,张某和崔某现在的岁数分别是: A.28岁,23岁 B.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