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努力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背景链接】备受社会关注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经一个多月。相关部门近日公布的“满月考”成绩单显示,上海湿垃圾日均清运量比上一

  • 题目分类:公务员(国考)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努力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

【背景链接】

备受社会关注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经一个多月。相关部门近日公布的“满月考”成绩单显示,上海湿垃圾日均清运量比上一个月增加了15%,比去年年底增加了82%,生活垃圾分类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发现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可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则是基础性工程。

【提出观点】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综合分析】

公众生态环境素养,是指公众素养在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生态环境领域的公众素养,它是公众对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所持敬畏之心与良好习惯。

具体来看,公众生态环境素养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认知能力水平,即“知”,二是指公众的保护环境行为取向和具体行动,即“行”,它强调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知行合一、一以贯之。

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严峻形势使然,也是垃圾分类形成长效机制促进习惯养成使然。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促进习惯养成。尽管垃圾分类从2000年启动试点以来力度不断加码,有的地方还专门立法,但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可见,推进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亟待加强公众生态环境教育,使垃圾分类成为习惯、成为新时尚。

【参考对策】

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

一是应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思想决定行动,思想统一才能步调一致。只有摒弃思想认识之“雾”,才能清除生态环境之“霾”。

二是全社会要自觉端正生态环境保护态度,积极行动起来履行职责主动担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态度决定一切,生态环境保护态度直接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前途。无疑,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相关方积极行动起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政府来说,行动要体现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对于企业来说,行动要体现在社会责任的担当上;对于公众来说,行动要体现在生活方式的转变上。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那么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就会永驻。

三是尽快提升公众生态环境行为能力。《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公民在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监督举报和环保实践等领域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现象。究其原因,公众生态环境素养特别是行为习惯难辞其咎。为此,应依托家庭教育和个人实践全面培育公众生态环境素养,不断提升公众生态环境行为能力,为显著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提供坚实保障。

答案解析:

规则教育【背景链接】2019年6月,江苏常州某小学在举行“六一”活动时突遭暴雨。在几十秒内,现场近3000名师生家长毫不慌乱,有序退场。视频曝光后,引发网友热议

规则教育【背景链接】2019年6月,江苏常州某小学在举行“六一”活动时突遭暴雨。在几十秒内,现场近3000名师生家长毫不慌乱,有序退场。视频曝光后,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称这是“教科书式的撤离”。该校校

查看答案

答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考卷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优先理念日益

答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考卷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优先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动能蓄势崛起,生态保护修复

查看答案

为民营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民营企业不断迎来利好消息。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特别是小

为民营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民营企业不断迎来利好消息。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望得到有效缓解,

查看答案

义务教育质量关乎孩子成长  只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义务教育质量关乎孩子成长  只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是在着力回答新

查看答案

健康服务供给侧改革【背景链接】  2019年7月,《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出台。相关文件的发布,标志着

健康服务供给侧改革【背景链接】  2019年7月,《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出台。相关文件的发布,标志着一场事关近14亿中国人的“国家级”行动拉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