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某省公路网规划,拟在A、B两市之间新建一条长78km的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工程总投资约70亿元,属大型工程,按照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运营中期交通量为每天28000辆(折合小客车),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35m,平均路基高度2.5m,路基边坡为1:1.2;工程土石方量约910×104m3,拟设置取土场18处,弃土场5处;全线需征地320hm2,基本为耕地(其中:旱地260hm2,水浇地60hm2),工程临时占地75hm2(全部为旱地),全线仅在公路中段建设桥梁一座,共设服务区1处,收费站5处。
初步了解,工程所处的A、B两市均属平原微丘区,存在水土流失;该地区以旱地农作物种植为主,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活动,A、B两市共有2座燃煤电厂,目前粉煤灰均用汽车送各自的贮灰厂贮存。
评价范围有村庄38处,现状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根据初步预测,工程建设后可能使部分村庄噪声级增高3~11dB(A)。桥梁跨越X河流(属Ⅲ类水体),其下游10km范围内有一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本工程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并说明理由。
2.预测运营中期各村庄的噪声影响,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
3.为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时还需要收集有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水土流失的哪些信息?
4.根据本工程基本情况,简要说明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限列6种措施)。
5.针对本工程桥梁,提出其运营期水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6.为减少工程取土场数量和取土量,除用电厂粉煤灰外,还可以考虑哪些利用方案?
7.针对公路沿线受影响的村庄,列出5项环境保护措施。
8.针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工程可采取哪些有效的保护措施?
9.桥梁施工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10.结合本工程建设情况,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禁止哪些行为?
11.在工程分析中除题干所给内容外,还应了解哪些内容?
12.生态评价应为几级评价?给出现状评价的基本要求。
13.若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拌合站的环境影响主要有哪些?
14.分别给出施工期和运营期工程调查与分析的内容。
15.本工程替代方案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