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案例:下面是教师在“楞次定律”一课中,向学生讲解的教学片段。演示:用方形线圈在磁场中来回切割,导致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左右来

  • 题目分类:高中物理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案例:下面是教师在“楞次定律”一课中,向学生讲解的教学片段。
演示:用方形线圈在磁场中来回切割,导致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左右来回摆动。
师:我们可以看到,切割方向不同,在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由哪些因素决定?遵循什么规律?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楞次定律。
师:要发现其中的规律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进行探究。我们要测得感应电流的方向,可以用发光二极管来进行检测,将二极管接入闭合回路,当二极管发光,表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二极管的导电方向一致。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电路来查明电流方向与二极管发光的关系(多媒体出示电路图)。
师:我们要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接下来做什么呢?
生:连接闭合回路,让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并用相应的仪器来指示。
教师给出实验方案要求学生利用小组内的器材,选择一种电路,连接器材并完成实验结果记录。
(学生进行实验)
师: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生: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师:请大家总结一下。磁通量的变化存在几种情况?
生:两种,增加和减少。
师: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反向;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同向。通俗地讲,只说磁通量增加不行,只说磁通量减少也不行,用一句话可以怎样来描述呢?
生: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师:对,这就是楞次定律的内容。
问题:
(1)对上述课堂实录进行评述。(15分)
(2)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改进的教学方案(形式不限,可以是教学思路、教学活动等)。(15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案例:某教师为了检验学生对追击问题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习题,下面是某同学对于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问题:(1)指出学生解答

案例:某教师为了检验学生对追击问题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习题,下面是某同学对于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问题:(1)指出学生解答过程中的错误,分析错误可能产生的原因,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B,其上叠放木块A。假定木板与地面之间、木板与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等于滑动摩擦力。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B,其上叠放木块A。假定木板与地面之间、木板与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等于滑动摩擦力。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B,A、B的加速度与F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4:1,变压器原线通过一理想电流表A接u=220sin100πt(V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4:1,变压器原线通过一理想电流表A接u=220sin100πt(V)的正弦交流电.副线圈接有三个规格相同的

查看答案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为“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其目的是()。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为“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其目的是()。A.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 B.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C.更好地培养精英人才 D.将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射入一玻璃球体,入射角为60°。已知光线在玻璃球内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到空气中时与入射光线平行,

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射入一玻璃球体,入射角为60°。已知光线在玻璃球内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到空气中时与入射光线平行,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A. B.1.5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