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机电安装企业承接了电厂1000MW锅炉设备安装工程,内容包括锅炉钢架安装、汽水分离器安装、受热面安装、燃烧设备安装等锅炉系统设备安装任务,以及相应的大件设备的运输任务。锅炉系统设备由上海生产,运输途经水路一沿途公路(含3座桥和地下管线)一现场道路及组合场;其余工程设备由生产厂家以装箱方式运抵组合场和仓库。
工程安装过程中,发生了下列情况:
锅炉钢结构组件吊装时,力求吊装一次到位,在钢架安装找正时,用弹簧秤配合钢卷尺检查中心位置和大梁间的对角线误差;用水平仪检查立柱垂直度;用经纬仪仪检查大梁水平度和挠度,被监理制止。
该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了机电工程的多种新技术,如BIM的管线综合技术,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成品支吊架技术等,尤其是设备工厂化预制从设计、生产到安装和调试深度结合集成,实现了机电安装标准化、产品模块化及集成化。
该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以后,施工单位为自己单位留存了一套完整的施工技术档案,而移交给运营厂家的施工技术档案缺失部分安装记录,并告知运营厂家,生产过程中若需要,可到施工单位查阅。
二、问题
1.大件设备运输途径沿途公路之前应采取哪些措施?
2.在现场道路及组合场对大件设备运输和卸载应采用哪些措施?
3.锅炉钢架找正时为什么被监理制止?板梁挠度应进行哪几次测量?
4.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在绿色施工中有哪些作用?
5.运营厂家到施工单位查阅完整的技术档案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