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实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与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及其规律。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有关“盐溶液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探究实验如下所示:
探究金属活动顺序
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如图1),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如图2),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已学过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并知道了置换反应可作为金属活动性的判据,如铁比铜活动性强。
要求:
(1)谈谈你对该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教学价值的认识。(6分)
(2)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金属性活动性顺序”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不少于300字)。(24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