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牙齿受力时,无论是压力侧还是张力侧,其牙槽嵴处的致密骨板层均消失,代之以海绵状骨,出现模行排列的新生骨小梁。压力侧骨小梁向牙端有破骨细胞与骨吸收,背牙端有...

  • 题目分类: 口腔正畸357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牙齿受力时,无论是压力侧还是张力侧,其牙槽嵴处的致密骨板层均消失,代之以海绵状骨,出现模行排列的新生骨小梁。压力侧骨小梁向牙端有破骨细胞与骨吸收,背牙端有成骨细胞与新骨形成。施力停止并在牙所处新位置上进行保持,此过渡性骨又变成致密牙槽骨。这种描述是指哪一种学说

A.骨弹性学说 B.骨机械化学学说 C.骨转化学说 D.骨压迫学说 E.骨压电效应学说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学习,请勿对照自行用药等】

对牙周炎的描述正确的是A.牙周炎呈慢性、渐进性破坏 B.所有的人牙周破坏速度是一样的 C.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与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永远一致 D.牙周炎病变呈静止期

对牙周炎的描述正确的是A.牙周炎呈慢性、渐进性破坏 B.所有的人牙周破坏速度是一样的 C.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与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永远一致 D.牙周炎病变呈静止期

查看答案

第二乳磨牙牙根稳定期为A.2~4岁 B.3~8岁 C.2~5岁 D.4~7岁 E.3~6岁

第二乳磨牙牙根稳定期为A.2~4岁 B.3~8岁 C.2~5岁 D.4~7岁 E.3~6岁

查看答案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针尖深入组织3.0cm未触及骨面,应A.拔出注射针,重新注射 B.退出1.0cm,加大进针角度 C.退出1.0cm,减小进针角度 D.退至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针尖深入组织3.0cm未触及骨面,应A.拔出注射针,重新注射 B.退出1.0cm,加大进针角度 C.退出1.0cm,减小进针角度 D.退至

查看答案

李某,女,14岁。检查:磨牙关系一侧为远中一侧为中性,上颌拥挤3mm下颌拥挤7mm,上下前牙覆盖6mm。牙列拥挤开辟间隙的方法不包括A.扩弓 B.拔牙 C.用功

李某,女,14岁。检查:磨牙关系一侧为远中一侧为中性,上颌拥挤3mm下颌拥挤7mm,上下前牙覆盖6mm。牙列拥挤开辟间隙的方法不包括A.扩弓 B.拔牙 C.用功

查看答案

ANB角代表A.上颌相对下颌的前后关系 B.下颌相对上颌的前后关系 C.上颌相对颅部的前后关系 D.下颌相对颅部的前后关系 E.上颌相对颅部的垂直关系

ANB角代表A.上颌相对下颌的前后关系 B.下颌相对上颌的前后关系 C.上颌相对颅部的前后关系 D.下颌相对颅部的前后关系 E.上颌相对颅部的垂直关系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