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某施工单位在2010年承担了一项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为落实施工劳动组织,编制了劳动力资源计划,按计划调配了施工作业人员。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

题目内容:

某施工单位在2010年承担了一项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为落实施工劳动组织,编制了劳动力资源计划,按计划调配了施工作业人员。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提供60名劳务工,从事基础浇筑、钢结构组对焊接、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对劳务工进行了安全教育。 基础工程结束、安装工程开始后,项目部发现原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协调,而又难于在计划外增加调配本单位施工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和管道焊接等主体施工中劳动力尤为不足。项目部采取临时措施,重新安排劳务工工作,抽调12名劳务工充实到起重作业班组,进行起重作业。作业前项目部用1天时间对12名劳务工进行了起重作业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项目安全员提出12名劳务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起重吊装作业资格,但项目部施工副经理以进行了培训且工程急需为由,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 低合金钢管道焊接(手工焊)在2010年8月开始焊接。项目部抽调6名从事钢结构焊接的有焊工合格证的劳务工参加焊接工作。在水压试验前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质量技术部门进行检查,发现:参与检测共有3名无损检测人员。3人的资格情况如下:No.1号:RTⅠ级、UTⅡ级;No.2号:RTⅠ级、MTⅡ级;No.3号:RTⅡ级、UTⅡ级、PTⅡ级;焊道射线检测的15C-04号报告共有3道焊口的检测结果,评定其中1道焊缝存在不合格的缺陷。该报告由No.1号评定检测结果,No.2号签发检测报告。 项目部在大件设备吊装前,组织有关人员对吊装方案进行评价论证。在管道焊接组装全部完成后,对管路系统焊缝做了气密性试验。 问题: 1.从背景中,项目部出现劳动力不足和对劳务工重新进行的安排违背了用工动态管理哪些原则?说明理由。 2.说明背景中起重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理由。项目安全员和项目部施工副经理对抽调劳务工从事起重吊装作业的意见或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15C-04号报告中评定检测结果和报告签发是否符合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的要求?为什么?从背景中,应由哪位无损检测人员签发报告? 4.吊装方案评价时,主要应对方案的哪几方面论证? 5.管路系统气密性试验应怎样进行?

答案解析:

I级警告对应于().A.红色主警告灯闪亮重复连续的谐音B.琥珀色主警戒灯亮单谐音C.只有ECAM警戒信息D.只在状态页显示

I级警告对应于().A.红色主警告灯闪亮重复连续的谐音B.琥珀色主警戒灯亮单谐音C.只有ECAM警戒信息D.只在状态页显示

查看答案

对于施工机具的选择,按主要性能参数是为了( )。A.满足施工方案的需要 B.满足工程需要和保证质量要求 C.适合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 D.满足施工部署中的机械

对于施工机具的选择,按主要性能参数是为了( )。A.满足施工方案的需要 B.满足工程需要和保证质量要求 C.适合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 D.满足施工部署中的机械

查看答案

2015年度长江甲公司的净利润为32 0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0 000万股,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8元,甲上市公司2015年

2015年度长江甲公司的净利润为32 0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0 000万股,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8元,甲上市公司2015年初对外发行8000万份认股权证,行权价格6.5元,则甲上市公司2015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A.0.77元/股B.0.8元/股C.0.79元/股D.0.82元/股

查看答案

上行数据发送并倍基站接收后,通过()合并,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A.软合并,B.选择性合并,

上行数据发送并倍基站接收后,通过()合并,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A.软合并,B.选择性合并,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