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项选择题:案例五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4岁,幼儿园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半年前偶然遇到了比她大几岁的儿时伙伴。得知对方一直对她

  • 题目分类:专业技能
  • 题目类型:不定项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4岁,幼儿园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半年前偶然遇到了比她大几岁的儿时伙伴。得知对方一直对她有迷恋之情。从此,他们之间的关系迅速发展。此后几个月中,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
然而有一天,就在他们从电影院回家的途中,儿时伙伴一直保持少见的沉默,当到求助者的家门口时,他提出分手不再来往。求助者无法相信和接受这样的事实,百思不得其解,内心非常痛苦,她不甘心地不停地给他打电话,不停地发短信,要求他给自己一个理由,可是都音讯皆无。求助者无法自拔,主动前来求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说说你痛苦的原因吗?
求助者:他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呢?我爱他!他也说过爱我,他这么一甩手,就此头也不回地走了,甚至连一句解释的话也没有。
心理咨询师:你痛苦的原因是因为别人拒绝你,使你生气是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我这么爱他,不应该被拒绝的,尤其是以这种方式。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很爱他,那么他也应该非常爱你,你是不应该被拒绝的。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信奉的是当一个人喜欢别人时,别人就应该喜欢他。
求助者:应该的,咱们不是都要礼尚往来嘛!
心理咨询师:按你的逻辑推理,有一位男同事喜欢你,你肯定就应该喜欢他。
求助者:(沉默)不能呀!
心理咨询师:都是一个人喜欢另外一个人,在你喜欢别人时你要求别人必须喜欢你,在别人喜欢你时你却不必喜欢别人,你的说法前后是存在矛盾的,你怎样进行解释呢?
求助者:是有些矛盾,但他也不能那样对我呀,一点理由都没有呀。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痛苦和生气是由于他没告诉你理由,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一样来处理问题,你认为你的信念是合理的,而他的做法和信念是不合理的,所以你生气。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由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善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能是这样吗?
心理咨询师:有些事情可以有明确的理由,也可以没有明确的理由,就像一枚抛出的硬币,落下来有多种可能,现在出现了你不想要的一种情况,你就出现了情绪反应,如果你能接受多种结果,你就能摆脱情绪困扰。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必须这么做,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们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地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如此痛苦和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很对。
心理咨询师说“你能详细说说你痛苦的原因吗?”时,使用的技术包括(  )。 A.具体化技术
B.开放式提问
C.摄人性谈话
D.修饰性反问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SAS的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包括(  )。

SAS的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包括(  )。A.10个正向评分题 B.15个正向评分题 C.5个反向评分题 D.10个反向评分题

查看答案

系统抽样要求包括(  )。

系统抽样要求包括(  )。A.目标总体有序可排 B.存在等级结构 C.目标总体无序可排 D.不存在等级结构

查看答案

幼儿体验高自尊会导致其以后(  )。

幼儿体验高自尊会导致其以后(  )。A.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B.出现压抑和不良情绪 C.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D.生活满意感和幸福感高

查看答案

发现某人有某种非常恶劣的品质后,再看他就横竖不顺眼,这是一种(  )。

发现某人有某种非常恶劣的品质后,再看他就横竖不顺眼,这是一种(  )。A.刻板印象 B.光环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查看答案

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是(  )。

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是(  )。A.概念 B.意识 C.言语 D.思维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