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高中化学《蒸馏》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月5日上午 四川成都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蒸馏2.内容:从混合物中分离和提纯某些物质,除了可用过滤、蒸发等方法外,对于液态混合物,还可以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例如,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Cl-等杂质制取蒸馏水。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常用的装置如图1-4所示。3.基本要求:(1)教学过程中要设置小组讨论、互动环节。(2)如果需要实验或辅助教学工具,采用语言模拟即可。(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

  • 题目分类:教师资格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高中化学《蒸馏》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5日上午 四川成都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蒸馏
2.内容:

从混合物中分离和提纯某些物质,除了可用过滤、蒸发等方法外,对于液态混合物,还可以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例如,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Cl-等杂质制取蒸馏水。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常用的装置如图1-4所示。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设置小组讨论、互动环节。
(2)如果需要实验或辅助教学工具,采用语言模拟即可。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简述水的蒸馏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
2.教学过程中对于演示实验有什么要求?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在海边,渔民们都是怎么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的呢?如何把盐水变为淡水呢?我们今天就来帮助渔民们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饮用的自来水是纯净的水吗?
【学生回答】不是,自来水中除了含有Cl-,还含有很多未除去的可溶性杂质。
【提出问题】怎样检验自来水中含有Cl-?
【学生回答】可以向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明显的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自来水中确实含有氯离子。
【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呢?能否加入硝酸银溶液?
【学生回答】不能,会引入新的杂质。
【教师引导】联系在家里烧开水的时候,锅盖上常有水珠出现,这些水珠是什么?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组讨论】锅盖上的水珠是纯净的水,为了得到纯净的水,可以先将水加热变为水蒸气,收集冷凝后的水蒸气。
【提出问题】怎样确认我们得到的液体就是纯净的蒸馏水?
【学生回答】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还存在Cl-。
【视频展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蒸馏装置及蒸馏过程。
【提出问题】观看视频,思考蒸馏经历了哪两个过程,各部分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蒸馏是蒸发和冷凝两种操作的联合,在这里烧瓶:通过加热把水变成水蒸气;冷凝管:冷凝水蒸气重新变为液态水;牛角管、锥形瓶:把冷凝水导入锥形瓶中。
【提出问题】蒸馏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利用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操作过程。
【提出问题】冷却水的通入方向为什么要遵循下进上出?
【学生回答】为了使蒸馏出的水蒸气与冷却水长时间充分接触,增大冷凝水与蒸气的接触面积,使冷却水带走更多热量,热交换效率比较高,方便水蒸气的冷凝。
【提出问题】蒸馏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组总结】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不能直接给烧瓶加热;烧瓶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2/3;烧瓶中要加入沸石防止爆沸;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后加热,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水;溶液不可蒸干。
(三)巩固提高
【教师引导】各实验小组根据这一装置制取蒸馏水,并检验氯离子存在与否。
(学生进行蒸馏实验,并检验氯离子,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评价总结学生实验操作。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
作业:思考混合液体中若含有多种组分,如何通过蒸馏装置分别得到各个组分,所用装置与本节课所学有何不同,并搜集淡化海水的其他方法。
【板书设计】
蒸馏
1.装置: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2.原理:各物质沸点不同
3.注意事项: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水的蒸馏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
2.教学过程中对于演示实验有什么要求?
答案解析: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教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含有对应声母的汉字,然后出示字母卡片,带领学生认识bpmf,由此进入新课学习。具体操作:1.同学们,大家请看大屏幕,图片中爸爸带着一个小朋友去看什么呀?2.对,这就是“大佛”的“f”,出示卡片“f”。3.为了看到大佛,他们在干什么啊?4.这就是“山坡”的“p”,出示卡片“p”。5.终于看到了大佛,小朋友们在大佛旁边做什么?6.这就是“用手去摸”的“m”,出示卡片“m”。7.此时喇叭中想起了广播:“大佛是文物,要爱护文物,不要用手摸!”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含有对应声母的汉字,然后出示字母卡片,带领学生认识bpmf,由此进入新课学习。具体操作: 1.同学们,大家请看大屏幕,图片中爸爸带着一个小朋友去看什么呀? 2.对,这就是“大佛”的“f”,出示卡片“f”。 3.为了看到大佛,他们在干什么啊? 4.这就是“山坡”的“p”,出示卡片“p”。 5.终于看到了大佛,小朋友们在大佛旁边做什么? 6.这就是“用手去摸”的“m”,出示卡片“m”。 7.此时喇叭中想起了广播:“大佛是文物,

查看答案

一、考题回顾题目:《为政务公开喝彩》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基本要求:(1)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2)教学过程要有提问环节。(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4)试讲时间大约十分钟。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

一、考题回顾 题目:《为政务公开喝彩》 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基本要求: (1)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过程要有提问环节。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试讲时间大约十分钟。 二、考题

查看答案

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平衡状态的相关知识,如果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教师提问,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受到的两个力有什么样的特点。从而引出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1.教师提出问题,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吗。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思考以下问题(1)物体只受到两个力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吗;(2)物体受到两个力且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什么。学生讨论结束后汇报讨论结果,回答问题(1)物体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平衡状态的相关知识,如果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教师提问,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它受到的两个力有什么样的特点。从而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教师提出问题,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吗。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思考以下问题 (1)物体只受到两个力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吗; (2)物体受到两个力且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结束后汇报讨

查看答案

高中心理健康 《战胜内心的恐惧》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故事导入1.讲述故事理科状元小航这样安慰自己:考试不会让恨你的人不再恨你,也不会让爱你的人不再爱你,更不会让你自己不再爱自己。考试并不可怕,从容面对,带着平常心反而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2.交流讨论师:听到小航的故事对你有何启发?生:小航的话语能够帮助我重新认识内心的恐惧。3.教师小结故事中我们发现其实小航也曾恐惧,但由于他的积极理性的思维最终带着平常心为自己的高中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下面让我们走进自己的内心,鼓起勇

高中心理健康 《战胜内心的恐惧》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 理科状元小航这样安慰自己:考试不会让恨你的人不再恨你,也不会让爱你的人不再爱你,更不会让你自己不再爱自己。考试并不可怕,从容面对,带着平常心反而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2.交流讨论 师:听到小航的故事对你有何启发? 生:小航的话语能够帮助我重新认识内心的恐惧。 3.教师小结 故事中我们发现其实小航也曾恐惧,但由于他的积极理性的思维最终带着平常心为自己的高中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下面让

查看答案

小学体育《20~30米通过2~3个障碍物的跑》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2019年1月6日 上午 青岛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20~30米通过2~3个障碍物的跑2.内容:3.基本要求:(1)教学要有一定的启发引导环节;(2)课程要新颖和创新;(3)安排不少于两个练习环节;(4)试讲时间10分钟。答辩题目1.谈谈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谈谈本节课的重难点。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2.导入:同学们,你们谁能告诉

小学体育《20~30米通过2~3个障碍物的跑》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2019年1月6日 上午 青岛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20~30米通过2~3个障碍物的跑 2.内容: 3.基本要求: (1)教学要有一定的启发引导环节; (2)课程要新颖和创新; (3)安排不少于两个练习环节; (4)试讲时间10分钟。 答辩题目1.谈谈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谈谈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