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听听那冷雨》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师:我把题目中的“冷”改为“寒”,大家觉得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样?
生:“寒”用词太过了一点,不能够表达景物的特点。
生:“冷”字夹杂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寒”并不能表示。春雨用“冷”形容很恰当。“寒”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
师:“寒”不能表现出诗人的心境,即情。“冷”字除了表现景的“凄冷”,还能表现情的“凄凉”,把景和情很好地组合在一起,通常我们称之为“意境”,它是一个复杂的美学概念。二者融为一体,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和联想。大家来概括一下这是怎样的意境。
生:雨景在语言的表述下,融入了作者一种深深的感情,表现出了一种离家在外的人对家乡的思念。
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凄凉。
师:哪位接着说?
生:一种思乡之情。
师:绵绵的思乡情绪。
对上述教学实录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导入抓住问题,切中文意
B.师生互动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C.问题层次分明,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
D.讲授法运用得恰到好处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