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案例:下面是张老师关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实录。【导入】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许许多多的

  • 题目分类:高中化学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案例:
下面是张老师关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实录。
【导入】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许许多多的金属制品,如:飞机、船舶、汽车、铝合金门窗、家用炊具、硬币等。为什么在现代科技、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要用到这些金属和合金?
【发放学案】(包括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
【老师】观察实验桌上的金属钠——首先观察金属钠的存放,然后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内物质的气味。
【学生】观察并闻气味。
【问题提出】金属钠为什么要放在煤油中?这与金属的哪些性质有关?
【投影】阅读、观察、记录并填写活动表。
【实验】(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用小刀或玻璃片挤压豆粒状的钠。(注意: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
(2)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略。
【概括】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熔点低、密度小、硬度小、延展性好。
【科学探究】
①如何改进实验装置以验证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
②预测金属钠与盐酸的反应的现象。
③做一做: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观察现象并分析实验的结果。
【分组实验并讨论】略。
问题:
(1)根据张老师的教学过程,说明研究物质的方法有哪些,并对这些方法做简要介绍。(7分)
(2)结合材料,说明案例中张老师所选择的的教学策略的优点和不足。(7分)
(3)根据上述教学实例,归纳总结出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基本教学思路。(6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燃烧产生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NO。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燃烧产生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NO。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间接电化学处理法除去其

查看答案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pHB.用碱

查看答案

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K: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工业上常通过以下两步反应制备K2FeO4:①2FeCl3+10

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K: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工业上常通过以下两步反应制备K2FeO4:①2FeCl3+10NaOH+3NaClO===2Na2Fe

查看答案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将

查看答案

25℃时,用0.1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O0 mL 0.100 mol/L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

25℃时,用0.1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O0 mL 0.100 mol/L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