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实验

  • 题目分类:教师资格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实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与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及其规律。材料2某版本教科书中有关“盐溶液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探究实验如下所示探究金属活动顺序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如图1)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如图2)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材料3 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已学过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并知道了置换反应可作为金属活动性的判据,如铁比铜活动性强。要求:(1)谈谈你对该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教学价值的认识。(2)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金属性活动性顺序”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不少于300字)。

答案解析:

对β1受体激动作用强于β2受体的药物是A.麻黄碱 B.多巴酚丁胺 C.沙丁胺醇 D.可乐定 E.肾上腺素

对β1受体激动作用强于β2受体的药物是A.麻黄碱 B.多巴酚丁胺 C.沙丁胺醇 D.可乐定 E.肾上腺素

查看答案

某药半衰期为5h,单次给药后,约97%的药物从体内消除需要的时间为A.10h B.25h C.48h D.120h E.240h

某药半衰期为5h,单次给药后,约97%的药物从体内消除需要的时间为A.10h B.25h C.48h D.120h E.240h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材料二:某县委、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材料二:某县委、县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决定建设“工业园区

查看答案

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维生素AA.三点校正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B. 气相色谱法 C. 四氮唑比色法 D. 高效液相色谱法 E. 双相滴定法

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维生素AA.三点校正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B. 气相色谱法 C. 四氮唑比色法 D. 高效液相色谱法 E. 双相滴定法

查看答案

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A.毛细管电泳法 B.气相色谱法 C.碘量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非水溶液滴定法

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A.毛细管电泳法 B.气相色谱法 C.碘量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非水溶液滴定法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