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提炼出下面课例的教学目标并对教学过程进行点评。【课题名称】踏雪寻梅【教学目标】(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

  • 题目分类:教师资格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提炼出下面课例的教学目标并对教学过程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踏雪寻梅

【教学目标】(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歌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的情韵。

【教学难点】运用强弱对比,连音与顿音对比等表现手法来表现歌曲。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曹先播放为毛泽东诗词谱写的歌曲《沁园春·雪》的歌曲音频并通过多媒体展现冬雪的美景,使学生在视、听双重感官的作用下,感受冬的圣洁、博大与美丽。在音、画的结合中享受审美,从而自然地导入本课主题。

(聆听之后可以让学生简述一下初步的感受,说出歌中所表达的内容)

2.播放歌曲《踏雪寻梅》,学生对照歌词认真聆听并与《沁园春·雪》从这几个方面做一些对比:情绪、情感、速度、力度。

3.教师小声播放歌曲《踏雪寻梅》的旋律,有感情地朗诵歌曲的歌词。

4.多媒体出示歌词,学生在歌曲旋律的音乐背景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5.介绍作曲者:黄自,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等。

6.歌曲学习

(1)轻声哼唱高声部旋律,熟悉曲调。

(2)轻声唱歌词。(1~2遍)

(3)练唱低声部旋律。教师用钢琴或其他乐器为学生伴奏。(2~3遍)

(4)轻声唱一唱低声部的歌词。(1~2遍)

(5)重点是将两个声部的旋律结合在一起练唱。教师可随时关照低声部的音准,用钢琴助学生一臂之力,达到声部和谐、准确。

(6)填入歌词练唱二声部歌曲。(2~3遍)

(7)教师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踏雪寻梅》。

(8)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分析与演唱情感方面的处理。

7.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访,去寻找。“踏”跟“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古至今,梅花都是美好品格的象征,人们都喜欢梅花的那种坚贞不屈、无所畏惧的大无畏精神。有很多人以诗歌来赞颂梅花,也有许多的歌曲歌颂着梅花,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课后自己找些歌曲听一听。

答案解析: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红河谷》教学任务:运用课堂乐器与歌唱共同表现已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红河谷》教学任务:运用课堂乐器与歌唱共同表现已学会的歌曲《红河谷》要求:(1)设定教学

查看答案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演唱《西风的话》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2)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演唱《西风的话》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2)设定教学重难点。(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难

查看答案

为下面谱例的第二、第三小提琴声部编写旋律。要求:(1)标明调式调性。(2分)(2)第一小提琴声部为先行声部,第二、第三小提琴声部为和应声部,大提琴声部为附加声部

为下面谱例的第二、第三小提琴声部编写旋律。要求:(1)标明调式调性。(2分)(2)第一小提琴声部为先行声部,第二、第三小提琴声部为和应声部,大提琴声部为附加声部,采用同度模仿写法,时间间隔为两小节。(

查看答案

我国戏曲音乐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 )。①综合性②虚拟性③程式性④开放性

我国戏曲音乐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 )。①综合性②虚拟性③程式性④开放性

查看答案

《德意志安魂曲》是德国作曲家( )的作品。

《德意志安魂曲》是德国作曲家( )的作品。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