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厉王①虐,国人谤王。召公②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

  • 题目分类:语文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厉王①虐,国人谤王。召公②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③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渍,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听公卿至于列士④献诗,瞽⑤献曲,史献书,师箴⑥,瞍⑤赋,嗦⑤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⑦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⑧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注】①厉王:西周最凶暴的君主之一。②召(shào)公:周王朝的卿士。③弭(mǐ):止息。④列士:指上士、中士、下士。士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个阶层。⑤瞽(gǔ)、瞍(sǒu)、(méng):都是盲人。⑥箴(zhēn):规劝的言辞。⑦耆艾:指年老的人。⑧隰(xí)衍:低下而潮湿的土地;衍,低平的土地。
1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6.最后被流放到彘的是谁?(5分)
17.召公谏厉王的主旨是什么?(用原句回答)(6分)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学习,请勿对照自行用药等】
答案解析:

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却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

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却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

查看答案

如给此文拟一个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如给此文拟一个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环境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B.环境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C.污染物的毒害 D.污染物迁移规律的研究

查看答案

为什么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为什么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查看答案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六大

查看答案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到的过渡时期是指从(  )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到的过渡时期是指从(  ) A.旧中国向新中国过渡 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

查看答案